![](https://img.haomeiwen.com/i7446925/7780d1e7b29b5e50.jpg)
在电影《指环王》中,有这样的桥段,魔戒的拥有者戴上戒指 就可以让自己隐身。在小的时候看过电影后,也幻想过如果自己拥有这个戒指,能够隐形的话,自己会去做什么。比如拿很多零花钱,去买很多吃的,后来一想,其实直接去拿吃的就好了。考试后去把试卷改成100分等,当然都是在当时年纪能想到一些欲望或者期待
其实在西方的世界的,魔戒是一个可以追溯很久的故事
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里面有一则故事叫《盖吉兹的戒指》
盖吉兹的戒指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一个叫吕底亚的城邦。
有一名牧羊人叫盖吉兹。他每天在郊外牧羊。有一天雷雨大作。并发生地震。大地都裂了开来,地震后,盖吉兹在一处裂缝发现了下面好像有很多珍宝,就爬了下去。那里有很多珍珠宝贝,除了这些,他看见一匹青铜马,这只青铜马是空心的,在马的中间有一具尸体,尸体手上戴着一枚戒指。于是他把戒指取了下来戴在自己的手上,继续去牧羊。
在吕底亚这个城邦,牧羊是它重要的产业,每隔几个月,城邦就会举行牧羊人大会。然后推举牧羊人代表去向国王汇报牧羊的情况。就在这次的一个牧羊大会上,盖吉兹觉得无聊,就摆弄自己的戒指,当他将戒面转动后,他发现好像别人看不见他了,于是他挥手,那些熟人也不再理他,就像他不存在一样,甚至他跑到广场中央跳舞,也没有人制止他。他意识到他真的隐形了,于是他回到了座位,把戒指转了回来。就又恢复了正常。
当他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他会怎么办呢?
他可以隐形,他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被发现,都不用去负责任。
于是他安排了自己被选举为牧羊人代表,进入王宫向国王报告这次大会情况。
并用隐形的方法,诱奸了皇后,谋杀了国王,并取而代之,自己成了吕底亚的国王。
柏拉图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呢?
他说一个人如果可以得到任何东西而不被发现,那他就是人群里的神。
他做了个假设,假设有两枚这样的戒指,一枚给我们所认为的好人,一枚给我们认为的坏人,他们最后的表现如何。
也就是说你拥有魔戒隐形后,你还需要做好事吗,你还害怕做坏事吗?
柏拉图说:最后,这两个人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有谁可以免于这样的诱惑呢。可以隐形的时候依然走在社会规范的正路上呢。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没有人心甘情愿的去行善,没有人是以行善为乐的,每一个人行善都是有一些压力,有些被迫的成分或者某种外在的名声,有形的报酬或者回馈。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得到魔戒后会做什么呢,我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做一些坏事,就像我在看完电影时想的那些,都是些破坏现有社会规则的事情。如果说能够隐形之后,做什么好事。可能在还有社会规范的道德意识的时候,可能会去做。但是一旦你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不受社会规范约束,获得道德和法律的豁免权的时候。你还会坚守社会规范吗
做好事有必要隐形吗
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你做好事还有必要隐形吗
其实这个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为善不欲人知 讲的是我做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别人一旦知道并对我肯定的话,我将来可能就会为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做好事,甚至被裹挟,而不是我内心认为该做而做。
为什么要做善事
这里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善事?人有“应该”怎么做的应然问题,而应然问题都是教你行善避恶。可是人有自由,人有自由可以选择应不应该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要教行善避恶呢,一般是会因为以下三点。
1、社会规范,外在的法律,道德约束限制
2、宗教信仰 内在、自我的约束
3、良心
假如我们拥有魔戒
其实我们可以继续想象,如果我们可隐形,然后我们在社会中去行事,最终会出现什么情况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互动的,无论是不是隐形去做好事还是坏事。事件中相关的人一定会有回应或者反应。也就是说,你以为你可以隐形做任何事,但这些事情一定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或者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另外事情都是有蝴蝶效应。比如你隐形帮一个人的忙,后面的效果会连续的反应,发展下去可能并不如你原来预想的美好,同样你做了件坏事,你以为你惩治了一些坏人,后面的连续反应可能和预想的会有出入,从生命的角度看,最终都有一个极限,到最后可能隐形与否造成结果差别并不是很大。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隐形,为所欲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那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很无聊。当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任何阻碍,你可能也不会喜欢,得到任何东西都轻而易举,你会珍惜吗? 我记得我玩一款PC游戏,调了参数:可以无限金币和无敌状态,开始时候很爽,可以在里面随心所欲,但是很快就觉得很无聊了。
人生有限制,这种限制,包括外在的以及内在的,有了选择之后价值才能呈现,如果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那什么都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你根本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没有了任何真正的自由可言。
——部分摘自《西方哲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