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户外行程单关于第七天的表述如下:
清晨观看拍摄水墨画【箐口梯田日出】,清晨的箐口还蒙着一层厚实的迷雾,两旁的树木、房舍、田地,在大雾中若隐若现、蒙蒙胧胧。
结束后乘车前往【建水古城】,建水是个很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那些散落在古城四处的古迹是岁月流过的痕迹,而古城大街小巷里流淌着的,是宁静的生活。
下午抵达【抚仙湖】,这里蓝色的天空上白云朵朵,看夕阳金色的光影洒满整个湖面,神秘妖娆。
后登【笔架山】制高点远眺,看天湖一色清澈幽蓝,近距离感受抚仙湖的灵性和涵韵。晚可漫步与抚仙湖沙滩,在露天小酒吧停歇片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34394/7c1449232ed487bb.jpg)
本日行程是从元阳赶建水,在建水短暂停留后,赶奔澄江抚仙湖,入住抚仙湖景区。
建水是云南之行第六站(昆明、罗平、普者黑、坝美、元阳、建水)。
除了大理、丽江,感觉云南还有几个历史古城值得期待,比如腾冲,比如蒙自,比如建水。
百度一下,建水为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下辖县,1994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唐朝时,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宋朝时,大理国在此设立了建水郡。元朝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朝,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军平定云南,在原有土城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扩建为砖城。明末,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迎晖门),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
朝阳楼由四十八根巨大木柱和无数粗大的楹榫接成坚固的木构架,覆以三重檐歇山屋顶。《建水州志》证有“东楼凌汉”一景,谓:“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大,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东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春夏之间,上千雨燕巢居檐下,呢喃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 朝阳楼正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晫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结构笔力冠绝于世。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精巧,生动细腻,琦丽华贵城楼东侧为明饼临安卫声闻数里的大铜钟,唐三四千斤高二米余。朝阳楼风吹雨打六百余年,经历了多次战乱的劫难大地震的考验,至今完好如初。有对联赞“栋字薄云霄雄踞南疆八百里,气势壮河岳,堪称滇府第一楼。”
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当时有“临半榜”之称。据领队介绍,建水一中为云南名校,每年进入清华北大者三四十众,在整个云南省很有影响力。
与内地一些城市相比,建水历史虽说不悠久,但在西南边陲,当属重镇,雄镇东南也寄寓了统治者的厚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