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几个学生到教室走廊外面闲谈,一句话刺激到了其中一个学生,他愤然甩门而入教室,留我在教室外面走廊独自凌乱。
其中有一位同学劝我消消气,别和他一般见识,并且宽解我:他就是那样人,一言不合就甩脸子给人看!
真是少年无畏,年轻气盛啊!一个人不吃点亏是永远培养不起敬畏或者谦卑之心的。
一个教师,在今天这样教育环境下,的确有许多无可奈何,许多迫不得已,选择忍气吞声、隐忍退让、自我宽慰,是常有的事情。
我也不能违心地认为这种行为是纯真率直的表现,或者因为年少而原谅他。那一声“嘭”的关门之声,吓得教室内同学齐刷刷地盯着他,这至少这是一种极没有教养的行为。
梁实秋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送客出门,客人刚转身,就听身后“嘭”一声巨响,客人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主人关门。那位客人站立门下,目眺还在悠悠而颤的门板,愣愣发呆,可能今后再也不敢登门自讨这无趣了。
台湾作家刘墉一次顺路载一位朋友,朋友下车时,车门被他关得“嘭”一声,仿佛受了5级地震,刘墉说,那位朋友立即在他心里被拉入了黑名单。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举止粗野的人交往。
南师大一位教授应县图书馆邀请,讲学之余,穿插讲了他在美国一次亲身感受。他说:在美国三个月,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而这尊重有时就表现在放门、开门这一细微动作上。
坐在办公室里面的无论地位都高,只要听到敲门声,总会起身,轻轻把门打开,一个欢迎的动作显得优雅而得体。
如果是一位女士,告别时,他一定会起身先走到门边,开门,然后轻轻退让一边,目送她的身影,直到她离开,才轻轻带上门。
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乏的正是这种温文尔雅的教养,交流与倾听的得体。认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
成绩好的,家长捧着,教师掼着,同学让着,无形之中,便养出了目空无人狂妄自大的脾气。
成绩不好的,家长数落着,教师批评着,同学轻视着,日久天长,便有了桀骜不驯飞扬跋扈的习气。
胡适有一句说,世界上最无耻的事情就是摆一张臭脸给别人看。可以试想,那位夺门而出或者甩门而入的人,脸该是多么狰狞。
孩子是父母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上印着你父母的教养。那随手甩门,甩掉的是自己素质,家庭的教养。
这个世界不认识你的人,对你的粗鲁会漠然视之,置之不理;认识你的人,会因为你的粗鲁而渐渐远离你,或者不与你计较。但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你的素质就是别人尊重你的法码。
其实,当你走进社会,你会发现,越是层次高的人,他们越是有素质,有涵养,即使他拒绝你,他都不会让你难堪的;而越是层次低的人,混得越差的人,他的脾气却是越坏的。
西方有句谚语,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绅士。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想法也许很单纯,考上大学,光耀门楣。这种想法本没有错,因为现在许多学生读到高中,知识可能已经超越父母了,应当有自己人生规划了,应该憧憬一下今后的美好了。
在各阶层人中,我最喜欢学生,也最尊重学生,他们热情奔放,真诚坦荡,有情怀,有胸怀,至少是一个阳光有礼貌、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见过太多满嘴戾气的学生,他们言谈粗俗,举止粗鲁,面目可憎,自私狭隘,自大狂妄,既不通人情,也不谙世故。
努力塑造绅士风度,是每一个有情怀学生自我必修课,你至少从现在就树立这样的意识:因为你的存在,而让别人感到幸福和快乐。
不要让一个小小甩门的动作,把你费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形象,轰然毁于一旦。
记着,甩门而出,甩出的不是个性,甩掉的是人性,是教养,将来还有可能是机会。
优雅,就从轻轻关门、开门这么一件小事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