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觉得人喜欢扎堆儿,毕竟作为群体动物,特立独行的只是少数。现在却觉得很多时候,事也喜欢扎堆儿地一起来,尤其是学校活动。
比如昨天一大早,妹妹8点的弦乐队排练,弟弟7点45分到校为歌剧院的校际合唱演出排练,而爸爸要去公司上班。我没办法同一个时间送两个地点。只好送妹妹去火车站,她自己一个书包一个运动包加上小提琴,大包小包地赶7点20分的火车。再回家来送弟弟去学校。
放学以后就更混乱了,3点半接了弟弟回家,让他换衣服吃点心,5点送去球场,因为5点半他有网球课。而妹妹那里6点又有学校运动会,所以一送完弟弟就得赶过去。好在也就半小时不到的路程,在开场前5分钟赶到。
弟弟7点下课,而妹妹的音乐会还没结束,我肯定赶不过去接。本来爸爸的计划是他到家以后过去接。没想到昨天的路况不好,火车开得很慢,快6点他才到家,只吃了两口泡面就跑去接弟弟。没想到还是晚了,好在球场人很多,弟弟也没有等太久。
今天又是一个“撞车”的早晨,因为弟弟和妹妹都要8点到学校参加choir排练。不过比昨天好的是爸爸在家上班,所以他可以送一个。不然可怜的妹妹又得赶早班火车了。然后下午还有妹妹各科老师的面谈,本来是要去学校的,但因为疫情又开始严重,所以改成了线上……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本身是好事,可以锻炼孩子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要求家人参与也是对学生和学校的支持。只是因为弟弟和妹妹不在同一所学校,经常“撞车”的状况,实在有点麻烦。不过弟弟和妹妹在同一所学校的几率实在太低,因为这里的中学基本上都分男校和女校。妹妹的那所是全省少有的排名靠前的混校,但因为分数太高,又加上政府出台了所谓扶贫的新政策,现在很难保证弟弟也能进。看来这样东奔西跑的日子至少还得好几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