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恨不相逢未嫁时”

“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 暉哥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17:04 被阅读0次
    “恨不相逢未嫁时”

    2011-07-16 阅读:216 评论:24

          哥们儿深夜电话,又絮叨了半个晚上。挂了。睡意全无,索性起来,搬个墩子到阳台上坐着,问自己为何如此心烦意乱。

          不想开灯,只是希望点支香,让自己静下来。路过的时候,手指拂过琴弦,泠然一声,忽然想起,好久不摸琴了。索性坐下来,在黑暗里深深呼吸,轻轻弹拨。指上又清宵。

          第二天中午,哥们儿又打过电话的时候,我很平静,告诉他,对不起,这不是我想做的,一直都不是。那是你的理想,我祝福,但真的不想参与。他在我意料之中,说,哦,我以为,你一直希望做。看来我真的没有顾及你的感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电话放下,长舒一口气。一回头,一切又在视线之内了,安然,舒适。

          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次。我说,我是个很“一根筋”的人,在什么地方干活,都好像是要终老此处似的。在川时,似乎从此以后移民入蜀,务邻务德;在此的时候,仿佛准备干到领退休金,心无旁骛。他说,我从来不是个专一的人。走一看二眼观三,所以有了无限广阔的发展领域。他补充,没有谁对谁错,就是选择。我说,就是。

          回想回想自己为何烦乱。实际上,是对自己行为模式和思考的质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也就是说,什么都可以质疑,唯独我正在思考,所以我是存在的,这事儿没得可质疑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类思考的模式必然受到神经细胞运动模式影响。连思考都在生理机制的限制中。所以,我在怀疑,是不是自己过于“不识抬举”,过于拘泥于现状,错过了机会,同时,也伤了人家的一番好意。那边兴高采烈地约了电视人,安排出课程,我这里做淡泊名利状终究不好,还是配合一下的好。但我调服不了自己的内心,仿佛是一只不听话的狗,被绳子拽着,四只脚撑住地,死活不肯往前走。

         走在某个三点一线的空间内,天天都在沮丧。忽然有一天,站在院子中间,问自己,是不是会有一天,回过头看这段经历的时候,告诉自己:早该离开了!怎么耽搁了那么长时间?在某段岁月里反复努力,反复失望的时候,也有一天,忽然问过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会告诉自己,当时,早该分开了。这一天,真的就来了,有时候会感叹自己当年的怯懦和优柔,但非常清楚,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肯定如此,付出巨大的时间代价,才能明白,本质上,是当年自己不敢尊重自己的内心,不敢听从内心本身的意思。自此习得:听从内心。当然,内心要足够强大才行。

          弹着琴的时候,妄念绝除。外面没有一个人,只有我自己。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心地清凉。月上中天的时候,心如沉锚,已经有了定夺。

          和朋友探讨“专一”这个话题。对于感情的专一,其实不是一生只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的时候,心无旁骛,仿佛会白头到老一般。骨子里,专一是一种充足的自信。是早年和父母关系的良好互动习得的经验。专一就是安全感。

          有的人,一起吃饭,每次都把冰箱里所有的咸菜、腐乳、剩饭都翻出来,摆一桌子,吃饭时看的眼睛先饱,饭后又都收回去,没碰几筷子。开始不理解,后来视而不见。不仅对吃饭视而不见,也充分理解了为何在每家公司,每个合作单位都不能久长。因为总是同时踩着几条船,雨露均匀。一个在婚姻里花心的人,早晚吃花心的苦果;一个对事业花心的人,早晚被事业见弃。但充分理解的是,早年的经历,创伤决定了人的安全感不够,在成年时没有修复的机会,终将在这样的不安全感中被命运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仿佛只有满桌子的小菜碟子才能饱,仿佛只有同时为几家公司服务才能有保障,当然,也同时有几个伴侣,才是被爱的。这和别人无关,有关的是自己的内心。我总给别人讲的:“我——我关系”,一个人心理自我的整合和完善的过程。

          对事业的专一,也是一样。怎么会有人一生只做一份工作呢,在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但是,在做一份工作的时候,仿佛爱着一个人,心无旁骛,只想做好它。外界的一切机会,真的是不想要。因为深信指数函数精神,知道这种积少成多,早晚会发生质变,会在某个节点上,裂变成巨大的能量,无坚不摧。

          在婚姻这个问题上,越来越觉得所谓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的虚妄。一个不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人,归根到底是安全感问题。那不过是自恋者的心理安慰剂,认为一个不能付出全部的人,可以给自己最精华的部分而已。多少寻找红颜知己的男人,几个人做到了爱妻如爱己?因为做不到,所以得不到,所以到处找。那些虚妄的话语不需要付出努力,承担责任,所以才肆无忌惮。而为人夫者,养家,交付自己,才是踏实稳健的爱。

          在事业这个问题上,也越来越觉得第二职业,多元职业的不靠谱。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无法在同一时期同时完成好不同目标的任务。职场的多面手,不能证明一个人的高超能力,况且,证明给谁看?需要谁认可?在这种证明和认可之间,一个人的心理仿佛回到了童年,渴求父母认可的状态。

          更喜欢的是,有足够天资,但能够做小事的人们。对,像个愚拙的人那样,不停顿,慢慢做,仿佛只有做小事的能力那样做。那天问老总,您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我这个人胸无大志,不想上市,也不想做多元集团,只想做好我擅长的这摊儿,做好,扩大。点点头,说,我也是。相视一笑,以为致敬。

          珍珠裹敝布也好,良玉半埋尘也罢,那不过是表象。在平凡的日子里,陪伴着平凡的人,把宏伟的理想微分成每天打理的琐碎小事,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做好。心里隐约知道这是接近理想的路上,无论什么,都不能诱惑。也许,这是迂腐,也许,就是专一。在自己的内心还不能接纳新的方向之前,还有别的选择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恨不相逢未嫁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x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