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魏纪五》,认识王昶

读《魏纪五》,认识王昶

作者: 单身南瓜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15:11 被阅读0次

魏明帝青龙四年即公元236年,魏明帝下诏:三公九卿每人要推举才德兼备者一人。司马懿推荐的是兖州刺史王昶。

王昶出身于太原王氏,父亲是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伯父王柔是东汉雁门太守,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名门之后。但王昶不是徒有虚名的官二代,他不但有真才实学,还为人恭谨忠厚,所以才先后得到曹丕和司马懿的赏识。

王昶年轻时就进入太子曹丕的幕府,曹丕即位后,王昶升到了兖州刺史,在魏明帝时更是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的爵位。他在垦农治兵、陈述治国方略、守战东吴、助平淮南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魏纪五》记录了王昶的一件轶事。王昶为人谦虚诚实,自然希望后辈们也拥有同样的品格,所以在给子侄们取名时就体现出了他的志趣。两个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自己的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

不但取名用心,王昶还亲自给子侄们写信,对他们提出告诫。信中说:我用那四个字给你们取名字,是要让你们能顾名思义,不敢违犯。“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而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德,弱以为强,鲜不遂遂矣。夫毁誉者,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

他在信中还写到:“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虽然王昶的信写得恳切情深,但后辈们的表现却不是都令人称道。在高贵乡公既曹魏第四任皇帝曹髦不堪忍受司马昭专权,准备声讨发难时,正是备受曹髦信任的侍中王沈率先向司马昭告密,导致曹髦不得不悲壮而死。王昶的侄子王沈,可谓不忠;而在平吴战争中,王昶的儿子王浑又与王濬争功,也不能说是谦恭。

所以,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感叹,三昶给子侄们写信劝戒就如“马伏波万里还书以戒兄子,固无益于兄子也。”

还是那句话,在利益面前,最真实的是人性。

相关文章

  • 2018-08-27《资治通鉴.周纪》王天下之道,在于善人能臣

    8月读《资治通鉴.周纪》“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王天下之道,在于善人能臣 古文译文: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会猎。 ...

  • 魏纪五

    1 杨仪因居于蒋琬之下,牢骚满腹,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

  • 坚持不懈

    投射王昶谕有去学校的信念! 投射王昶谕精彩活出自己! 投射王昶谕有超强的沟通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投射王昶毅在学...

  • 资治通鉴|王昶戒子: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魏明帝曹睿诏公卿举才德兼备者各一人,司马懿以兖州刺史太原王昶应选。 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浑、曰...

  •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五之魏国江河日下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五之魏国江河日下 魏罃【魏惠王】算是富三代了,他爷【魏文侯-魏国开国君主】和爹【魏武侯】在...

  • 2018-07-02------2018-08.30

    本周体育锻炼情况(7.6) 周一:李昶甫,景世铭,魏曈,耿昊原,王宇涵,张宇阳,赵奕彤 周二:魏曈,刘炳男,景世铭...

  • 2018-06-27

    投射王昶谕尽快走出买手机的困境踏实走进学校学习!为以后的获取努力! 投射王昶谕尽快改变原有的处事模式! 投射王昶谕...

  • 第207篇 魏惠王

    【读史日历】(第207篇 魏惠王)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

  • 资治通鉴第二卷改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司马光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1]齐伐魏,取观津...

  • 《魏昭王欲与官事》

    魏昭王是魏国立国后的第五代魏国国君,魏襄王之子,魏惠王之孙。魏昭王在位期间,正是秦国秦昭襄王的大举东征时期;秦国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魏纪五》,认识王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x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