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主题,10月读完5本书,其中还有几本在读,顺延到11月书单介绍中。
这个月的读书有自己感兴趣的轻松读物,有拆书的致用书籍,还有用于搭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主题阅读……
《韭菜的自我修养》

我不止在一篇文章写过,笑来老师是我的思维启蒙老师,他的文章和专题都会支持。今年7月份“李笑来割韭菜录音被曝光”的新闻将笑来老师又一次推到舆论面前,事情经过网上都有,我就不啰嗦了。
更意外的是,2个月之后,笑来老师就推出了一本四万多字的小册子,主动使用这个“恶意”的标题,让更有价值的观察、思考和真相传播得更远。
这很“李笑来”!
笑来老师的朋友开玩笑道,听李笑来讲道理不用和他本人聊的,他说的话和写的文字都一样。是的,无论是他的专栏文字还是直播课程,无论是讲理财、写作还是大脑认知,他对基本概念的思考传达出的内核都是一样的。
一个人脑子好不好用,取决于脑中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老师的文字即使我读过很多次,每次重温,依然会有新的收获和震撼。
笑来老师的身份之一是投资人,尤其是比特币,这一块领域我还没有涉足。这本书并不是只适用于正在炒股投资理财的人,所有想把脑子弄得更明白的人都值得读一读, 微信读书上就有,微信读书经常送会员体验,花上2-3个小时就能读完,相信不枉投入。
《透过结构看世界》

这是我在搭建个人逻辑思维体系的一本主题阅读书。刚刚听完李忠秋老师15讲的《结构思考力课程》,感受了一把系统课程的知识框架应该要如何层层深入,同时一门课程要反复打磨修正才能最终成型。
听完课再去看这本书,吸收得很快,整个结构脉络很清晰。
所谓结构思考力,就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的能力,通过“理解、重构、呈现”三层模型吸收、消化并表达(口头及书面)的过程。
以前会有一些顾虑,特别强调这种结构性思考,会不会有些画地成牢,禁锢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听完课看完书后,想透了一些,所谓的想象力其实也是在结构化的基础上进行生发和延展,结构化能够带给我们看待事物和问题的视角。
没有凭空而来的创造力,正如《创意的生成》中作者讲到的,
“先前我们以为纯粹属于直觉的创意,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可以被描述、被教授、并不断重复的步骤组成的”
“创意的生成同福特汽车的制造过程一样明晰,这个过程就像在一条流水线上作业。我们的思维也需要遵循一套可以被学习和掌控的操作技巧。”
另外多说一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经典逻辑思考类书籍《金字塔原理》的汉化版(相比前者,案例以中国企业本土案例为主,更接地气),想提升自己逻辑思维的小伙伴,推荐将这两本书搭配来看。
《亲爱的安德烈》

因为这本书临时起意写了一篇《写在第二个学年开学之际》,记录几点特别有感触的点:
1、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为人父母,不止于担忧未来与孩子的渐行渐远,作为子女,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与老去的长辈“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
2、龙应台和安德烈在你来我往的书信中,什么都谈,理想、政治、音乐、跨文化、爱情以及人性的矛盾。这让我感叹与子成长的过程,他们一出生就享有更好的资源便利,自然会比我们有更高的起点和发展速度,因此,如果在未来十几、几十年的陪伴中,我们不时刻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吸收迎面而来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像海绵而不是一块硬石头,就得警惕不止是被时代甚至是身边至亲抛下的危险。
3、即便是龙应台,知名作者、教授,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文化适应都强于普通人,依然得忍受“爱不能得”的遗憾,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完全独立的“个体”。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里写到的,“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相逢和意外。早些参透这点,寂寥的老年不会太过孤独。
《关键对话》

这本和接下来的《如何高效学习》都属于拆书系列,其实阅读和拆书并不需要进行区分,拆书是高阶版的阅读,不仅结构化地阅读书中的内容,还要吃透书中的部分知识点,掰开揉碎,弄成一盘适用于其他学习者秀色可餐、营养美味、消化吸收的大菜。
这本书是拆书中的经典沟通类书籍,之前听过资深拆书家利芳老师3小时的拆书课,整个互动学习后,理清了不同场景的关键对话如何有效沟通的核心思路。再次翻阅这本书,是为了准备个人拆书现场过级中的最后一级,翻阅中会更加侧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考虑现场呈现的效果。
沟通不仅在于技巧,方法,其实更是在一次次的运用中,悟到沟通的原则,洞悉人与人交往的本质,那就是,以同理心注意观察并且营造安全感,这是能够展开并维持对话的基础。
《如何高效学习》

这本书中提倡的学习方法不仅适合于学校中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适用于创意工作,这位超级学霸作者强调了整体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多角度看待知识,建立的联系越多,才能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这一点和《创意的生成》(詹姆斯·韦伯·扬)中的理念完全吻合,创意生成的两大原则: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洞悉不同事物间的相关性。
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11.7来听我的线上直播课。
课程大纲:
和传统的机械学习对比,了解什么是整体性学习
通过三个概念: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来掌握整体性学习的基本构成
一种具体的整体性学习方法——内在化

好了,以上就是10月份的书单。
PS: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专属的书单,可以是发现问题短板,然后按图索骥;也可以是探索爱豆偶像的成长路径,对作者的书籍进行通读;更可以是针对某一话题领域进行相关书籍的主题阅读。唯独不应该是拿到一份书单照单全收,东西吃坏了会坏肚子,书读坏了就可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