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在为遇难者祈福的同时也在追问着事故原因,从最初的小轿车逆行到后来的公交车故障直到最终官方公布事故视频才真相大白。虽然坠江的原因我们清楚了,但关于原因背后的真相大讨论才刚刚开始。
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刘某,这一点是不需要讨论的,因此目前讨论最激烈的就是司机是不是故意制造事故,这一点我认为是毋庸置疑的。万州此前也发生过多起乘客与司机争执的事件,从15年至今发生的8起均以交通事故告终,期中此次事故中的22路就有3起,一次撞了小轿车,两次撞了树,而反观其他地方的相似事件,大多是以司机及时刹车告终。
从这次公布的监控视频和其他车辆提供的车载视频来看,公交车司机显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处理。

网上搜一下以往的新闻,发现抢夺司机方向盘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稍有常识就知道不能做的事情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有人说这是国人素质低下的原因造成的,我不大支持这种以居高临下傲慢的态度看待国人的论调,因为外国的月亮也不一定圆。

而另外一种声音是说和当今冷漠的社会风气相关,毕竟诸如老人公交车辱骂不让座的乘客或者讹诈扶起自己的路人事情让我们对当今的社会风气有了一些质疑,但我同样也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也依然存在。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基于宏观环境下的思考,诚然,宏观环境对事件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这个宏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我们每个人。
抛开微观的个人因素去谈宏观环境显然是不全面的,此次事件中的刘某、司机以及遇难的其余13个人,他们除了是事件的当事人外,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他们都是像我们一样的个体,而这个社会正是由我们这样的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我们决定着宏观环境,然后宏观环境又反过来对我们产生影响。
个体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个体行为会受到个体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影响,而且,个体行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比如16年某地同样是在长江大桥上发生的女乘客因坐过站和司机发生争执进而抢夺司机方向盘的事件,当时有一名男乘客挺身而出拉住女乘客,在他的带动下下,有了更多的乘客加入其中来制止女乘客的行为,司机也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操作,最后有惊无险。

所以,万州的这次事件中,刘某有责任,司机也有责任,那些有能力阻止却没站出来的人同样负有责任。这样,又牵扯出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关于责任,另一个关于人性。
关于责任,责任是激发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责任集中和责任分散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责任集中于个人更能激发个体行为,但责任分散到群体,个体行为则不容易体现。就像分配工作中,如果指定一个人要他承担全部责任,他一定会尽全力的去完成,但如果指定十个人,那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个体努力程度也会有所削减。就拿这次事件来说,如果当时公交车上只坐了一名乘客,而他又意识到刘某和司机的行为会给他的安全带来隐患,我想他不会袖手旁观的。但公交车上坐了十几个人,每个人都分担了相应的责任,责任分散了,激发个体行为的能量也就削弱了。
关于责任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联也同样使用于其他紧急场景中,一个人遇到了危险,围观的人常常默不作声,因为围观的人分散了责任,但这个时候只要在围观的人中间挑出一个人,损害他的利益,这样就能把他从群体中间剥离出来,因为损害的利益只和他有关,责任只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个体行为就会被激发出来。
虽然群体中责任分散,但经常也会有人跳出来伸张正义,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就引申出了下一个因素,关于人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千百年来,关于人性的善恶讨论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不管普世的结果如何,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人自私,有的人无私;有的人小肚鸡肠,有的人胸怀宽广。个体表现出的行为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责任感也受到人性的影响,因为人性会从内到外影响着个体,包括思想和行为。
拿这次事件来说,刘某显然是自私的,她因为个人的原因而置所有乘客的安危于不顾,最终酿成了惨剧。司机的行为也表现出了自私的成分,他受到了刘某长时间的侮辱甚至是打骂,情绪激动是再所难免的,但是他作为公交车司机首先考虑的应当是乘客的安危而不是个人情绪的发泄。最后是遇难的乘客,他们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也是被分担责任的群体,此时应当收起人性的冷漠。倘若刘某、司机、乘客中有一方能表现出人性美好的一面,那么最终就能避免这场惨剧的发生。
所以,我认为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是由很复杂的、掺杂着群体和个体的各种因素在内造成的。这次事件应当给我们一个警醒,在公交车安全保障这一块,我们应当把人性和个体行为综合考虑进去,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以防此类悲剧再度上演。毕竟想要靠道德来约束人性是不现实的,规章制度在某些极端的的人或极端的情形下,也会丧失约束性。只有考虑到让那些毫无道德底线,漠视规章制度的一小撮人在发神经的时候不会影响到车辆的制动,此类事件才能得到遏制。有些公交显然已经想到了对策,比如加装隔离装置。

这样来说这个事件不免有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瞰众生之嫌,但就事论事,每个人都有表达想法的权利,也欢迎你来说出你的观点,思想的碰撞才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