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不懂情趣,相信生活不一定精彩。
然而喜欢越野的人却不是这样的,这些人有钱的没钱的都一律低调,热爱生活,往往过得很是滋润!工作的时候很卖力,玩得时候也很会玩,不知疲倦,像个永远不知道累的孩子。
每位越野爱好者心中都有一条向往的自驾线路,而最令搭建魂牵梦萦的非进藏莫属。
西藏!西藏!
天空蓝得纯粹,没有杂质,堪比天空大海。
奔驰在雪域高原上上,无比壮美!
对于梦想体验藏地山川大河的人来说
这是一条必须完成的道路
也是无数人的梦想
去年,我们走在最难走的一条进藏路线,丙察察线。从云南怒江丙中洛通向西藏察隅县。
察隅就是藏南地区,目前与印度有领土争端,藏南是一片雨林气候,与藏区大片的荒漠地带是完全不同的,堪称高原奇迹,风水宝地。
这条路一直都在修路,据说已经修了十多年了。修好又塌方,然后又继续修。路上到处都是泥头车和挖掘机。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偏僻大山里修路,全世界也就中国能做得到,国家力量真的很强大。
当时是雨季,山体大片滑坡,道路到处是泥泞和落石,路非常难走,危险万分。越野车已经连续行驶了上千公里,在一处万丈悬崖之上,汽车轮子突然哐当哐当响,藏族司机猛然急刹,把车停了下来。
下车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汽车的左前轮悬挂轴脱落,轮子已经移位了。好在轮子没有飞出悬崖里去,全车人捡回一条命,真是福大命大。
这条路,一天不会都不会有几辆车通过。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抛锚,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闻。后来我们是搭乘当地人的运土车,用了半天时间才到一个小村里转车离开。
而这辆跑飞轮子的越野车,就留在了原地,半个月之后才带配件来把轮子装好,把车子拉了出山。
这是第七条进藏公路,也是最艰难的进藏路线,是以险而名的道路,同时也是风景最为原始优美的道路,被网友称为:身在地狱,眼睛在天堂。它能让你体验穿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极致感受。
怒江大峡谷、成片的仙人掌花、原始森林、高山湖泊、高山草地、牧场、花海、高山杜鹃花,雪山诸多复杂不同的景象。
从树木葱郁的高山峡谷到到绝壁千仞的悬崖危岩,
从浓密的原始森林到大片的雪山草甸,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路况元素。
过了丙中洛,道路沿着怒江前行,经过察瓦龙乡后,离开怒江穿越原始森林和高原草甸,到达西藏林芝的察隅县和然乌湖。这里的好多村庄,仍然只能走千百年来祖先在石壁上凿出的茶马古道,马匹仍然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丙察察线介绍的文章不少,对很多自驾爱好者来说也不陌生。它连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中间经察瓦龙乡到达西藏察隅县城,这条线路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自东往西穿越横断山脉的怒山、属构造剥蚀高山峡谷地貌,沿线山高坡陡,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地表岩体破碎。
现代冰川积雪盘踞的高山区有丰富的冰雪融水,降水集中,暴雨强度大。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公路沿线时常发生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害、水毁等地质灾害。
以前,丙察察每年通车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其中7月底到9月是雨季,因塌方泥石流等造成路况极差,因此丙察察线全年能通行的时间实际不足4个月。
由于路况差、道路艰险,没有加油站和补给点,很少有人选择从这里进藏,这也让丙察察更具神秘色彩。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丙察察线经过几年持续修整,已经好走很多。
这里居住着藏、汉、怒、傈僳等多个民族,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似乎没有民族的概念,虽然不同民族有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但他们之间互相通婚,生活和睦平静。
察瓦龙乡是一个中转站,所有的进藏车辆都必须在这里休息,补给,加油然后再赶路,不然前面的路就再也没有补给了。去年这个地方正在大兴土木,整个县城街道就是一个大工地,各种工程机械,骡马络绎不绝。县城里的商店,饭店基本全部是四川人开的,图中的四川饭店在越野圈里非常有名。
察瓦龙乡遍地都是野狗,因为藏族人们不吃狗肉,所以这里野狗也泛滥了。越野车开过村旁道路,一大群野狗追上来讨吃,追车狂吠,一直追出几十米才罢休。
无兄弟不越野,路越远心越近,忘记疲惫,忘记害怕,穿过城镇,穿过高山,越过岭,放飞自由的心情,追逐风,追逐雨,追逐天和地。
如今在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中,我们大家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渴望着自由,背上行囊,在未知的道路上,不必在意荣辱得失,不用去揣测人心的想法,外面的世界,只有你自己。
愿你早日出发,走吧,去西藏!
(完)
另外:
龙梭探索举办了这样一个节目,在遥远的藏地边区有一处秘境,那里有雪山和森林,有房子和牛羊;现在邀请您过来一起生活,共同建设家园,一切从零开始,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创造理想生活方式。节目持续半年,并同步直播,拍摄成纪录片。
报名志愿者,或只想做一名观众,都请加龙梭的微信号“flyshuttle”,(添加备注藏地家园),可获悉活动最新进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