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007的那一天,是生命中一个严重的转折点。在四十二年前的同一天,也是我这个生命与这个世界发生的第一个节点,从那一天开始,我经历了雷电交加的童年,历经了风雨飘摇的青少年,在乌云满布的成年迈入婚姻,迎来了我人生的至暗。婚后的第四年,伴随着另一个生命进入我世界的那一天,悬在我牙齿根上提拉这整个人生的绳索全都断了线,我跌进了三十多年间堆就的泥潭。
彼时,无边的愈挣扎愈深陷的黑暗让我一天天凝视楼房外面的那片天,那里有吸引我的一个画面,自由的轻盈的滑过天空坠落而下的弧线,难道不是解脱的绚烂…。
而当我目光落在孩子那张云彩一般纯洁的美丽极了的脸,我想,死亡并不可怕,可是我很怕如此惨淡的人生让孩子又经历一遍,倘若我不再了......,至少,我再咬牙,待孩子大一些吧......。
八个月的连续失眠我也不可能有力气绝地反弹,不过是心里紧抱着孩子拖着沉重的脚镣一边爬一边用最无望的声音呼喊。身体如死尸一般,围绕着我的人们与世界又有什么光鲜。
那个时段任我再怎么奋力挥动臂膀也勾不到光的斑点,我身边充斥的唯有责骂。没有劝慰,后来在我的来访身上发现,即使有劝慰,也是那种你不应该是现在这种样子,你应该像谁一样的要求......,这个逻辑是那么自以为是的想当然,你看着他/她的嘴也模糊遥远的如隔世一般。
多少年我们都在为了父母家人嘴中那个应该是的样子拿着自己开涮:不该这样,应该改正成那样!
并且倘若你稍微表现出一些与这个社会打造的优胜劣汰体制不那么匹配的脆弱,身边一众人都急切的要给你上政治课,法制道德课:这怎么行呢,这个太吓人了,这不符合他们的期待,尤其是为你好的亲朋、父母家人,他们无法承受他们想像中你不能融入社会的恐怖结果,没有人会等待你,给你空间直到你表达得出你是什么。更有甚者,痛了不准哭,伤了不准喊,你就是这样被期待着,催促着,渐渐地,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而你自己都忘了自己已被阉割。
你的父母不知道,上天给我们每一个人配备了一幅完美的感知系统,当你与自己偏离时,它会用疼痛提醒你知道,可是倘若我们小小的时候就被训练,像那头被锁上脚链长大的大象,早已习惯听话照做,这套感知系统长久地被麻木和忽略,就如同这幅将引导你航行一生的罗盘已被破坏了,迷失自我就是一种必然。而抑郁就是一种自我迷失的极致呈现。
可是人类大多是迷失着的。
前几天翻看百科词典,突然发现,自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人类就被统统带进了一场逻辑谬误的闭环。
暂且不说,达尔文是如何被他的父亲逼迫进入神学院,在极大可能上引发了他对去研究和信仰那个摸不到的神的报复性反感,遂促使他用对动植物生长规律的总结推测了人类的由来。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并不知道这世界是谁造的,但是我发现了被造出来的这些作品有着这样的规律,那么,规律就等于了造物者,这显然是强盗逻辑中的非形式谬误的其中一种。
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从我们认同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规,社会体制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互动的种种现象,都是围绕着强盗逻辑来运行的。诸如歧义性谬误,相关谬误,论据不足的谬误,而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的言论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诉诸无知,诉诸怜悯,诉诸感情,诉诸权威,人身攻击,因人纳言,因人废言等这一系列非形式谬误上的。
说到这里,想起心理学上一句结论:人与人间的关系90%是报复。
这一优胜劣汰的言论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洗脑成功。
那怕是当你因为一不小心的信任而在一群人面前暴露了自己未被修复的伤痛与迷失,那些为你好的人总是急切着,想要用自己知道的遵从社会标准来告诉你应当如何做,人们好像害怕发觉未知的是怎样的,譬如你倒底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是没被发现的?是不是世界真的就如你以为的这样?出于急切良好的用心,人们全都会集中在这一个未知的谬误上告诉你要如何做。
说的人不明白,于对方而言这是一种浑沦吞枣式的催促与要求,并未考虑对方的遭遇与起点与他不的同,很难尊重到对方的空间与节奏,而这种形式上的劝慰只会令正在此处境中的人更加地自惭形秽,一遍又一遍的劝慰就是令人反复再循环的回到凝视这个深渊的点。
这种情形下,你会很难去质疑,这是真的在关心这一个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吗?还是在一种并不平等的语境下的自说自话。
这些都是我反复经历过的,而那一个时刻,侵袭与笼罩我的,是一种勾不到这一强加来的标准的深深的弃绝与无望,这种感觉跟随了我太多年。有太多人急着要告诉我应该要怎样,但是会有谁思考我发生了什么,是怎样的发生使我的人生跌落至深坑,又是什么致使我的生命不断夭折,直至陨落?
心理征程本是一条并不算太难的路途,不断制造困难的,是自以为知道,实则掉入强盗逻辑中的无数内在与外在声音。
有太多人怪命运捉弄,也有太多人忙着怪别人,我想的是纵然人生已千疮百孔,还有什么不能细看究竟!倘若要怪,我也要让自己怪的清醒!倘若要死,难道不是死的清醒,才不枉我来这一生。
最终,我异常清醒的拒绝掉所有那些催促与责怪的声音,关闭了对他们殷切的认同,爬出了㧕郁焦虑的坑,也爬出了强迫症,爬出了复杂性创伤症候群的幸存,并且爬的热烈又清醒。
由此,我知道了什么是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全然完美又至善的年龄目眐人性中没有意识光照的恶劣,而不能躲避又无法消化的困顿,我认为这就是被命名为创伤的那个东东。因而,你看,它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或大或小的存在与发生,只是又因陷入未知谬误的人们,急切笼统的以是否能应付工作生活做了健康与不健康 的界定。
就像我上面所提及的这一众冰冷如器械般的心理健康名词,听起来都很瘆人,这形同又一个未知谬误的发生,要赖那些急于向人们说明一个大家都并不了解的事物时,急切又浑沦吞枣的人类惯性。意思是,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这些情绪、情感的不稳定,而人之最奇妙处,就是这些被设计好的不稳定,只有它才会准确的提醒我们已走偏了自己的人生,偏离了万物本质的属性:向光性。在这一个层面上,人与人本无不同。
当我查找 差别谬误 的定义时,看到了华严经文: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即众生。.....一心无差别谓一念心体。......了悟十界十如是法而成正觉,即是悟本心之所惧,亦是悟众生这所迷。迷悟虽殊。其体不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看到这些文字,我泪流满面,人类是多么容易就迷失着啊,即使这些文字已存在了上万年。
我仍然不想理会那些催促我的应当要看齐的种种,给自己足够的空间让自己成为稳定本身,才可能合和于那个一心无差的造物本真。
当我走过这一程,不愿意再允许笼统的事情在我的认知和感受中模糊的发生,任何时候,我都只想自己为自己决定,这个生日,我没有庆祝,在最忙碌的日程里添上加入007的决定。
今天翻到这张人生传记图,很惊讶的发现,我爬过了图中这个从最低处向上转弯的坑,经过了太阳的考验,进入了火星的阶段,深刻并释然的从新认识了自己,也深刻又清醒的理解了众生。是岁月在待我,从新燃起生命的火,有了这个四十而不惑的意识心,再向着那个更扩展的意识去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