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第二次线上读书会总结

《非暴力沟通》第二次线上读书会总结

作者: sandra成长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7:27 被阅读0次

    因为考虑伙伴们的时间问题,我们选择两天之后又一次进行线上共读。清晨六点,但大家都已精神抖擞。

    首先是有汤的lh分享第三章的内容: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lh表示,不带评论的观察很难做到,在表达观察时,要具体,就事论事,如果同时发出我们的评论,对方发现的会是评论,而看不到观察。

  lh接着分享了第四章的内容: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lh坦诚,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她总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今,在看到这部分内容时感触良多。就此,lx建议lh朗读书上关于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内容,读完之后lh感觉清晰了很多。参与的伙伴一致认为,这些描述感受的词很重要,需要记下来,并经常使用。lh决定把它打印出来贴电脑旁;而我则决定,每次整理感受时,都到文中来寻找最准确的表达,记下书上的页码,第43页。

  lh同时还分享了示弱的重要意义,她认为真诚、诚恳的说出自己的不会是事项,也能让对方更好的理解自己。

    ww小伙伴房间信号不好,裹着大棉袄在马路边参加分享,她选择先倾听大家的分享。

    旁听小组长f也参与了分享,就她刚读到的内容“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提出自己的疑惑。她询问对此句内容是否该做如下的理解:你所看到的,即是观察,比如孩子的玩具乱糟糟;而你的感受即是评论,如你很生气;所以不能再简单的对孩子说“你怎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而要表达出你的观察来。此处lx强调对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的理解,评论和感受不能相提并论,并用书后的例子让大家更具体的来体会两者的区别。

  这个部分大家讨论很激烈,“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评论要尽量具体化,比如称赞一人漂亮,不能简单的说“你今天好漂亮”,而应该更加具体化,比如“你今天这身衣服,搭配这个耳环,特别有气质”;反向评论更是要遵循这个原则,具体化,时间环境具体化。lx还强调一定要遵循完整的非暴力沟通模式,即表达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以小伙伴先生回家晚为例,向我们具体展示了运用:

  “老公,上一周你三天晚上12点以后回家,我很担心,很难过,因为我想要你多陪陪我,希望你多爱我,今天晚上可以早点回家跟我共进晚餐吗?”

    对于最后的一句的提出请求,大家都感叹不已,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这关键的一步。同时,对于我们早先不太懂得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lx建议“听话照做”,即按照书上说的方法照做,先行动起来,至于熟练的运用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在此处我也提出我的疑惑,我妈平常对我有一些指责,我虽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你这样指责我,我感觉很不舒服……”,但我却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感觉这样的表达并未能表达出我的真实感受,ww建议把“很不舒服”换成其他更具体的描写感受的词汇(详见书43页),我选择了沮丧一词,lx也让我看到我的需要“因为我希望得到尊重”。关于完整的练习,lx提醒我们认真揣摩书上58页的案例,那是一个非暴力沟通的完整过程的展现。

    ww还就她最近所做的专业方面的学习,与非暴力沟通的内容做了链接。“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静态的语言和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让她联系到最近老师跟他们分享的娱乐圈人设现象,lx也讲了一个笑话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部分的内容。

  鉴于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lx建议我们后期再做一个延伸阅读《非暴力沟通实践》,大家都表示很期待。

  最后lh还提出一个疑惑,书上42页说到?,那我们是否要按照书上说的这样去严格执行呢,lx的答复是肯定的,先直接用,后面再讨论灵活性。我们还一起揣摩体会了“我觉得”与“我认为”之间的差异,更切实的体会到了为何作者建议用“我认为”来代替“我觉得”。

    lx还跟我们分享了九型人格的一些内容,并尝试判断每一位伙伴的人格类型,大家兴趣盎然。

  工作日的早晨,大家都有上班上学的需要,今早的分享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期待下一次的共读时光!

《非暴力沟通》第二次线上读书会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第二次线上读书会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e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