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陷入了情绪的大坑
胃开始不舒服,口臭、困倦、大脑呆滞
大概70%是恐惧,30%是痛苦
恐惧已经把自己牢牢捆住,发现这个事实,更加恐惧。
“为什么很多人道理全明白,但多半还是会选择原地受苦。
因为恐惧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
恐惧决定你的边界。”
第一层,恐惧事情本身。害怕公众演讲。
第二层,恐惧的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害怕不被评委认可。
第三层,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可能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害怕评委说,你很一般。害怕自己无力面对不被认可的情况。你的“人设”崩塌——从自我感觉良好,到彻底怀疑和否定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不甘平凡,又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努力。
““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徒然卖弄着’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懈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 中岛敦写于《山月记》”
我们该如何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1)不要以某一件事来评价自身的整体价值。
(2)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内心的安稳源自于内心,而不是外界。
(3)不要过度想象和推论。
(4)用“暂时”来替换掉“永远”这个词
一个心理强大的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暂时”做不到这件事,并不会“永远”做不到这件事。
愉悦决定方向,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份所在。”
得先了解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感官兴趣很原始,比如出去玩、旅游、不工作,这个大家都喜欢。
感官兴趣”是被情绪和本能驱动着,“自觉兴趣”则加入了思考和学习。
“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
所以“志趣”的第一个标志:你可以接广告赚钱了!
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忍受兴趣变成工作之后不愉快的部分。这是“志趣”的第二个标志。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
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