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的第四种模式是隐喻思考。
坦白说,原本这一部分我是不打算单独来写的。因为内容过于简单,似乎没必要多说。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一部分的道理过于深刻,还是得写出来。
隐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学习、运用,早就对隐喻的表达习以为常了,以致现在我们对很多的表达,都忽略了它其中还有隐喻的存在,更别说去判断隐喻的合理性。
比如山头、山脚、山腰,这三个词语其实都包含了隐喻。在这几个词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隐喻,那就是山是人。
刘澜老师把类似山是人这种隐喻称作根隐喻,顾名思义,就是根子上的那个隐喻。
如果从一个隐喻可以引申出来一系列的隐喻,那么这个隐喻就叫做根隐喻。学习隐喻思考,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发现根隐喻。
比如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是一个隐喻的表达,它的根隐喻是人生是赛跑,而且人生是短跑。因为只有短跑,起跑线才是致命的。
但如果你把人生想成马拉松,那么你就会发现这句话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是否输在起跑线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终点线,你能够到达哪里。
我们会发现,当你看清楚了根隐喻之后,你就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实质,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
生活中有太多隐喻,它们本身无所谓对错。它们的适用性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他们的根隐喻。我们要学会去发现根隐喻,从根隐喻的角度出发,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大多数企业领导者会用到三个根隐喻。
第一个根隐喻,商场是战场。这个隐喻主宰着企业领导者是如何看待竞争对手,是你死我活还是互利共赢?
第二个根隐喻,人力是资源。在这个根隐喻下,资源是稀缺的,资源是不断耗尽的,人也是不断耗尽的。这样,显然这个隐喻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但是人力资源,早就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专业术语。
第三个根隐喻,组织是机器。把组织看着机器,强调的是专业分工,强调的是流程标准化。但如果过分强调这个隐喻,那么就会有副作用。比如众所周知的富士康频发的员工坠楼事件,正是因为把组织当成了机器,员工就是螺丝钉,不需要说话。但人怎么可能是机器,一句话都不说呢?
对于个人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发现根隐喻。这个过程其实很难,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固有的认知。这需要我们以审视的眼光去看现在固有的逻辑思维,然后再抽丝剥茧地去思考隐喻的合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