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总听到一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只觉得这句话有一点有失偏颇了,就算一个人不打扫屋子,他有天下之心的抱负,也没什么过错嘛,其实并不是这样。
读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第11章,我就发现了其中的另一层意思。
古人说的一屋不扫,其实并不是说真正的扫一个屋子,而是说你要处理好家庭与周围人的关系,这一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假如一个人感觉到周围环境中有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他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婚姻及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他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他就不会认为自己比不上其他人,就不会被他人所击垮。
原文就是这样阐述的,一旦你能够搞定自己周围的人,能搞定你的家庭以及婚姻,你就会获得力量,获得被人认可和被人需要的力量,你更有价值感,你就会做更多的贡献。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古人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定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通常所说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有3,大课题其中如何实现这三大课题就是与人合作,要有一个叫悦人的人格。
这里面的悦人啊,不是说取悦他人,而是说让别人跟你相处,别人会感到舒服,开心,舒畅的意思。
一旦我们能够让别人认为我们好相处,愿意合作,那么别人就愿意信任我们,我们就会更多的参与到与不同人的合作中去,甚至是陌生人的合作,我们都可以去做到。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跟别人合作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你说一些开导和一些认同鼓励的话,千万不要去劝诫别人。
一旦你劝诫别人,你就会说,你不要这样,你不要那样。
这些是没有用的,因为这解决不了他人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种认同心态去告知别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可能别人睡不着觉,你就说那太好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利用睡不着的时间,想一想未来的规划,而不要告诉他,失眠不好,失眠有害健康。
别人不懂吗?就是睡不着,你有什么办法?
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是,一起通过合作完成一定的目的。
同时也要认同别人,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距离,不要总是有高低的姿态,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关系可能并不牢固。
我们要把合作的人当成自己人,我们要把他人的问题做成一种他人的现状,让他在保持现状的同时,有适当的改变就可以了,而不能让别人彻底改变,就是做不到的。
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与周围人合作的关系非常重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别人才会愿意跟你合作,愿意跟你相处,不然你再有本事,你再有能力,别人不愿意搭理你,不愿意跟你相处,那也是白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