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周期
睡眠不应该用8小时一刀切来规定。
睡眠应该以睡眠周期为标准。在阐述睡眠周期之前先用两句话简单说一下R90方案。
作者提出了R90的睡眠方案。R90是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获得身体修复。90分钟是一个人经历各个睡眠阶段所需的时间,这些睡眠阶段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是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
把度过不同的睡眠阶段,完成一个周期的过程,想象成走下几段楼梯,完成一段行程。
关灯上床,准备睡觉时=站在这几段楼梯上。
得到深睡眠=走到楼梯下。
睡眠周期的四阶段
楼梯上:打瞌睡
非眼动睡眠 第1阶段
感受如下,似睡非睡,朦朦胧胧,有时感到自己正在坠落而突然惊醒。在这一阶段,我们很容易被重新推回楼梯上面,只要成功度过了这一阶段,我们就能继续往下走。
楼梯中:浅睡眠
非眼动睡眠 第2阶段
状态如下,心率和体温出现下降,花在这一阶段的睡眠时间占比最高。有人大声喊我们的名字,母亲听到孩子哭声,就会醒。如果整个睡眠周期进展顺利,那么这个浅睡眠阶段就不是浪费时间,这一阶段能整合信息并提高运动技能表现。
楼梯下:深睡眠
眼动阶段 第3阶段和第4阶段
在这一阶段,别人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吵醒,醒来时晕头转向,糊里糊涂。梦游症患者会在这个阶段开始梦游。大脑会产生一种频率最慢的脑波,我们希望在这个阶段多停留,沉浸其中,因为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大多产生于这一阶段。我们希望每晚睡眠时间中,深睡眠能占20%。
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
重新走上楼梯,在浅睡眠区稍作停留,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身体暂时无法动弹,会做梦,绝大多数梦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也被认为有益于开发创造力。我们期望这一阶段能占20%,婴儿需要50%以上。结束时,我们会醒来,但我们不会记得自己醒来,然后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每晚各个睡眠周期互不相同。试图通过早点睡觉或晚点起床来补觉,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失去的睡眠,无法再补回来,我们的身体非常善于对此进行补救,比如,如果睡眠时间比平时少,大脑会在较早的睡眠周期中插入快速眼动睡眠。
理想状态,整个睡眠是以睡眠-醒来-睡眠-醒来的模式呈现,顺利从一个睡眠周期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各个睡眠阶段连贯相继出现。
障碍物很多时候避免不了。各种睡眠障碍会导致我们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浅睡眠上,或者睡眠周期被彻底破坏,轻则白天倍感倦怠,重则危及生命,缺乏睡眠,身体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让我们陷入微睡眠中。如果一直被困在浅睡眠,那么我们就无法享受睡眠的益处,睡多久也不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