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说:自我否定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认清自己身上的缺点,想要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积极的愿望吗?这个想法的问题在于,当我们产生这种愿望时,往往伴随着很多负面体验,比如会感到自责、羞愧、恼火、沮丧。而这些感受并不就事论事地针对想要改变的某个“点”,而是弥漫性,持续性的,面向自己整个“人”。
所以,你既是改变的主体,又是被改变的对象。当你在否定自己时,主体和对象都会产生动摇。
听起来有点抽象,我还是拿节食举例子:一个人想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有可能是指向对自己体型的否定。当这种否定让他为自己感到羞耻时,改变的主体也会被负面情绪淹没,他认定自己是个糟糕的人,太胖了。请注意,这时候他的位置变了:不是要去“改变”一个糟糕的人,而是自己“就是”那个糟糕的人。他的痛苦反而可能让他想吃更多的食物来调节情绪,陷入情绪性进食。也就是说改变的努力导致了自我否定,而自我否定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所以,我们需要把自我否定和改变自己区分开。我认为,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想要改变的,不是“自己”整个人,只是在某些具体的认知和行为上建立新的习惯。在这个意义上,改变自己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做自己”。虽然你对这个自己不满意,但你也必须接受它就是你,你只有在“它”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停止内耗,才更容易变成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