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两所学校邀请做教师招聘面试和试教评委。现在要得到一份教师职位岗位也不容易。前来应聘中学教师岗位的都基本是硕士研究生。这些孩子在应试道路上也是过五关斩六将,从考大学到考研,再要拿到教师资格证以及教师招聘笔试,才能进到面试这一关来。前几年看到深圳实验中学应聘教师岗位的学历表,很多都是清北研究生。一方面可喜,另一方面又可忧。喜的是中学教师终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香饽饽了,忧的是这些高材生是否真的因为热爱而来。
这次面试其中一道题是:“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行业?”这当然是一个无所不能说的极其宽泛的话题,大到“为国育才”,小到“教育梦想”,高到“灵魂工程师”,低到“职业安稳”。然而,怎样才能打动评委呢?哪怕即使口吐莲花,也要有真诚才行。背一摞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不能结合自己内心声音和实践来谈,终是惘然。有个应聘者机灵,她从自己三年教师职业经历谈起,谈师生相处,谈教学成绩,倒是在教育追寻中巧妙将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道了出来,自然获得一致的高分。
短短几分钟,能否看准人?自然是很难全面的,但历经这么多年,也颇能看过八九不离十。为人看的是真诚,做事看的是机灵。八分钟的试讲,怎么看出教育智慧?一是教材的处理能力,二是思路清晰表达能力,三则是随机应变能力。同样一篇课文,有众多的教学点,而最关键的是处理教材时,是否能看到“起点、痛点和痒点”。招聘语文老师,给的篇目是白居易的《琵琶行》。这是一篇经典的教材名篇,一般应聘者都会抓住音乐描写片段或者作者与琵琶女相似的人际遭遇为重点。但无人能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痛点挖到深处,痒点抓到舒服处。为什么?这大体还是跟年龄有关,跟人生体验有关吧。想想自己,年轻时教《琵琶行》,又何尝不是华而不实呢?
教学确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段人生摸爬的过程。教师教学生不只是教知识,教技能,也是教做人,教人生。教师这个职业难怪孔子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