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洗完澡说古诗还没背诵(这个是我给他布置的作业,他自己背好后给我背诵,这样算过关了),拿出书来坐在床上背诵。我去洗澡了,我以为他自己背好之后会去看书了。
等我洗好澡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之后了,我看到他气得要哭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等着给我背诵,特别想去看书,又怕忘记了,由于平时我对他也比较严厉,所以不敢应付。
我就跟他说,忘记了可以再背诵,每个人都会忘记的,他当时应该是觉得特别委屈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我意识到有的话我需要跟他解释一下。我告诉他,我让他学习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包括老师留的作业也是一样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掌握住这些知识。
很多时候,我对他的严厉是在他学习的态度上,对于忘记的和不会的,我也是一直在耐心的反复给他讲的,他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的。跟他说完,他就理解了。
后来又哭着跟我说学校体育课测试短跑不及格的事情,我跟他说,不及格很正常,每个人的强项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样样优秀的,尽量赶上就可以了,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意识到自己不完美,才有上升的空间。
最后,再一次跟他强调,无论他是什么样的,都是妈妈的唯一,妈妈都一样的爱他,说完这些话,我又抱了抱他,他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了。
从这件事上,我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他没有明白父母这样做的原因,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和父母是不一样的。作为父母,在跟孩子平日里的沟通中,一定不能忘记多给孩子解释下这样做的初衷,如果孩子明白了父母的想法,大多数时候还是能理解并且愿意照做的。
孩子总是让我们审视自己,也许会有争吵,但如果能及时的沟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孩子也会越来越理解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