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太哥
西安人是很有口福的。
西安满大街都有好吃的美食。
西安的许多美食都深藏在小巷子里。
西安真的不缺少小店面大美食的地方呢。
西安缺少的是发现美食的眼睛和装美食的胃口。

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以为可以去啃牦牛大棒骨头,喝牦牛肉汤。当然,泾阳锅盔和二个小菜也不可少,一盘柳花炒鸡蛋,一盘凉拌鹿角菜。这样的排场一个人可能吃不完,需要呼朋引伴,三五个人挺合适。倘若一个人去吃,吃碗藏牦牛肉水盆泡馍足矣!保证你吃得香美,尽享口福。应该感谢一个姓冯的泾阳人,在西安市和平门里面的东四道巷开了一家“天鲜牦牛肉馆"的小门面,专门经营这家独门生意。我想,泾阳伏茶都能卖到牦牛奔跑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牦牛肉自然就能贩到西安来煮着吃肉喝汤啃骨头。做生意就是互通有无嘛,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就是这么红火起来的么!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红火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缘由啊!

西安,又叫做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地美食汇集这里真格是顺应了天时人和地利。瞧!神奇高原的白牦牛被这家名叫“天鲜牦牛肉馆”的小门店变成鲜美无比的牦牛肉汤和牦牛棒子骨,汤鲜肉烂,骨髓多多,前来品尝的回头客非常的多!我见到店主人冯氏夫妇,他们说着泾阳方言。《那年花开月正圆》讲的就是泾阳的商业故事。所以我看见泾阳人,总觉得都是会做生意的人。冯氏夫妇言道,他们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这个小门面的大骨头能给古城美食家带来惊喜和实惠,吸引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不单有商会的企业家,还有艺术界的名流,当然也不缺少太哥这样的普通人。

昨天,12月9日,星期天。我的小侄子和他爸一起来到西安找我玩。我请他们一起去牦牛肉门店做客。冯氏夫妇热情招待说,太哥的文章写得好,只要吃出味道,更能写出味道!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前来品尝牦牛肉大棒骨,那时的店面刚开业,只有冯老板在忙,老板娘还没有加入进来。这一次看见夫妇俩肩并肩做此生意,觉得前景应当非常不错,更增加了很温馨的家的感觉!冯老板招呼说,想要吃到大棒骨就随时来!但来的时候要提前说一声,骨头在锅里提前炖二个钟头才更入味,保证刚坐定就有一锅香气四溢的大棒骨端上桌来,用勺一舀,全是真货!大棒骨很馋人的,肉很烂,味很醇,必须拿在手中啃才带劲!当然,放在盘子上,斯斯文文地咬也行!很多人都是冲着这碗棒骨汤慕名而来。

当我添加了小门店的老板娘的微信之后才发现,她的朋友圈里晒了很多照片,有一张饰演周恩来的老艺术家宋建华的合影,还有湖北商会的一帮企业家在店里吃肉喝酒的景象,借此推荐美食给粉丝和好友。这家店面的招牌美食当数牦牛肉大棒骨和牦牛肉火锅的确不错。我陪着小侄子一边啃骨头,一边和老板聊着店面生意状况。冯氏介绍说:咱们这特色美食店小菜大,来到店里的顾客都是对美食很有讲究的人士,除了过把大骨头的瘾,还有牦牛骨汤三鲜锅、牦牛骨汤鸳鸯锅、牦牛骨汤麻辣锅三种锅底的火锅,也能满足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特别是现场刨制的牦牛肉片,搭眼一看就和普通火锅店批量生产的不一样。夹一片牦牛肉起来,纹理清晰,颜色娇艳,并且根本不会散!下锅稍微涮煮,就可以开吃,千层肚、鲜毛肚等火锅常有的涮菜都齐全。老板娘特别推荐说,牦牛刺身即生牛片现切现卖,肉质鲜美,放进调制好的芥末、酱油中蘸一蘸,入口别有一番风味,肉味嫩香可口,隐约还带有一丝甜味,唇齿留香。晚上的牦牛肉烤串更是男女青年们的舌尖之吻,趁热咬一口,汁水丰富,回味带甜。可见,牦牛肉独有的筋道,其他肉质代替不了。冯老板说,他对发展牦牛肉门店生意充满信心,听说西安的青春男女喜欢牛排,正在设法研究创制独家的牦牛牛排,来拓宽经营思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可惜,我的肚皮很有限,二块大骨头就已经啃得饱饱的了。其他推荐的美食只好等下次再来吃。当然,不能独自吃独食,老同学和新朋友都可以请来吃!谁还会跟我一起来吃一顿呢?我吃饱了,从座位上站起来,将店面墙上的牦牛肉美食简介看了一遍,还专门邀请冯氏夫妇和我在店门口留一张合影。这是珍贵瞬间,值得收藏保存。我相信看见照片的熟人有空也会按图索牦牛,前去吃大棒骨头。倘若你告诉店家说是看见太哥发在网上的照片专程来的,冯氏夫妇不仅会当做老主顾热情招待,还会让你品尝他们的柳花和鹿角小菜,那本是藏医药典上推荐的二味珍品,别有高原特产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