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敦煌 遇见热爱

作者: 对花情味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17:25 被阅读0次

    画完最后一笔,他眯缝起眼睛,身体最大限度地向后仰去,打量着终于完成的这幅经变图。

    右侧的维摩诘双眉凝结,双目炯炯有神,须发奋张,左侧的文殊菩萨平静沉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整幅画面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充满轻快灵动之韵感。

    打量了半晌,大约是觉得再无可增减之处,他终于爬下了画梯,走出了洞窟。

    洞窟外阳光灿烂,已经习惯了洞内黝暗光线的他有片刻的失明,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

    放眼望去,天高地迥,黄沙漫漫,一如他入洞之前。

    他不知道现在是哪一年,也记不清楚自己是哪一年进洞的了。他只记得刚进洞时,自己正当年轻力壮,而现在,他已须发全白,由于多年在昏暗的光线下作画,视力也大不如前了。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一个微笑。

    他终于完成了。

    那些数不清的日夜里,他面对着石壁,一字一句地回忆着僧人给他读过的经书,将这些字句在心里幻化成一幅幅画图,再虔诚地落笔,将心里的图景呈现于石壁之上。他笔下的人物,面容如儿时生活过的村里长辈般慈祥,眼神如寺庙的高僧般智慧,他笔下的风景,是他从未踏足过的、他理想中的极乐世界。

    他终于做到了。

    他从小痴迷于画画,入洞前,他已是远近闻名的画师。听说官府征集画师来莫高窟作壁画时,他不顾自己的妻子刚刚才给他生了第二个儿子,马上就报了名,来到了莫高窟。不作画的日子里,他用心观摩着其他洞窟里的壁画,细心揣摩着那些图画的线条、着色,如痴如醉,经常数日不吃不喝不睡,以至于得了一个外号:“画痴”。他将经验与揣摩所得糅合在一起,将对父母妻儿的思念与对佛祖的膜拜糅合在一起,他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丰满,山水更加空灵隽秀。凡见过他画的壁画的人,都赞叹说他的画为平生所仅见。

    他回头看了看洞窟,那里有他大半生的心血。而山外的村庄里,等了他数十年的妻子已经去世,他的儿女也已经远走他乡。

    但他还是提起简单的行李,离开了莫高窟。

    1100多年之后,他作画的这个洞窟被命名为莫高窟103号洞窟,有人评价说,他的这幅维摩诘经变图笔迹落磊,用笔设色与形象塑造明显带有吴道子的风格。

    他不知道吴道子是谁,而后人,也不知道他是谁。

    从敦煌回来后,我一次又一次地打开数字敦煌网站,一次又一次地进入103号洞窟,一次又一次地猜测着、拟想着1000多年前,是怎么样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境下画出了这幅代表着盛唐时期中国绘画最高成就的维摩诘经变图。

    没有人知道是谁画的这幅壁画。敦煌莫高窟号称“千佛洞”,现存洞窟735个,合计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目前只能考证出大致的开凿年代、出资造窟的功德主,而壁画和彩塑的创作者的姓名,却早已湮灭于时间长河之中,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留下过有关他们的记载。

    历史,所记录的是英雄、强者、胜利者,很少将目光投向升斗小民,即便这些升斗小民改写了历史的进度、走向,也罕有记录。

    比如说莫高窟103号洞窟维摩诘经变图的创作者。

    目前唯一比较肯定的是,这幅壁画创作年代早于吴道子的年代。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吴道子的创作曾极大程度地受到维摩诘经变图的影响,甚至有可能,维摩诘经变图创作者便是吴道子的师祖、老师。

    历史上没有留下关于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图、反弹琵琶乐伎图、飞天图创作者这些的小人物的记载姓名,但他们的作品,在黄沙大漠之中,洞藏千年,成为最为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其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无可估量。从这些无名小卒所创作的伟大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在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炽热情感。

    鸟儿已经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只有当年的那一朵云还记得,那双翅膀曾经是多么强劲地划破云层,直上云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敦煌 遇见热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pq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