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拍的板,咱不清楚。甚至也没有清楚的必要。反正围栏在道路北侧扎起来了,挖掘机在人行道上轰鸣着,把原来的花砖、道沿、一两月前为行道树根部新装饰的塑料方格全都翻了个底朝天,变成建筑垃圾用拉土车运走了。紧随其后的是搅拌夯实灰土,做混凝土垫层,然后开始铺设另一种厚一些的花砖,道沿也换成了白色的大理石。
相比之下,更新后的人行道肯定比原来的要美观结实,上一个层次。但估计花费也不会少。
这条路上的居民们自然乐见其成,没有人表示反对。这和前段时间门前道路上划车位,安装设备实施停车收费管理时的状况完全不一样。那些天大家虽然没人上前阻挡,但一想到自己出钱代征的门前土地上停个车还要收费,内心深处实在不满,但哑巴吃黄莲,终了还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有关部门出资改造美化人行道,无疑与公于私都是好事喜事,眼见左邻右舍一个个笑容满面的观看,如沐春风。
但我还是觉得必要性不是太大。果真要改造美化街道,应该先解决行道树的病虫害这一顽疾。否则地砖再好看,还是经不住复羽叶栾树上密密麻麻的腻虫变成盔,变成浓汁,像黑褐色的胶从高处掉落下来所造成的污染,那才是当务之急。可是所有的大声疾呼似乎作用甚微,至多每年打两次农药来杀虫。还有一个原因是,此前的人行道都是各家各户出资、按统一规划完成。每家的投入与细心程度往往不同,使用的效果也差参不齐。唯独自己家门前的人行道历经二十三年的风雨洗礼,依旧平整完好,没有任何塌陷和破损。就这样子一下子当做建筑垃圾运走,实在有所不舍。但又不能不服从大局,只能忍痛割爱了。
由此又想到了另一个区,每换一任领导都会改变一下城市的容颜。要么换行道树,要么改建花坛,要么重做拦栅,或者拓宽道路,另修人行道。市民似乎已经见怪不怪,心照不宣。这样一通操作下来,你好他好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这样折腾的理由,从来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只有干瞪眼。
还好这条人行道已经使用了二十余年,如今改造算不上奢侈。借此机会,可以更换一下进户的电缆线,把原来十个的变成十六的,提高用电的负荷以及安全性能,也算为家庭的基本建设和长远规划尽了心。
下午六个人开挖电缆沟,因为路基太过坚实牢靠,挖了不到五六米,都累得够呛。连襟笑着说,当初打地基时,生怕夯筑不实,现在开挖又嫌太磁实。人就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他一句话,让我立马就回到了二十二年前铺设人行道的情景之中。怎不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易逝。只是普通的力气活,干了不到十分钟,就心跳口颤的难以忍受。可见苍老和疾病无力抗衡,不服输已经不由人了!
本来就力不从心,有点沮丧。怎奈突然接到一个音频信息,一个叫新波的低声说,叔呀,我是耀龙他儿子。我爸今天走了。中午还上柿子树夹柿子呢,下午就没人了。不由心中一惊,忙问是意外还是病。新波说,估计是脑梗。要不然没有那么快。我沉默无语。孩子又说,你们这些父辈的同学,我只有你的微信。你得帮忙提供一下电话,让我给我爸的同学好友们通知一下,后天下午过事。我赶忙搜寻他爸最要好的两个同班同学电话发给他。
耀龙走了,又一个高中的同学离开了人世。他曾经在我创办的第二个律所工作过两年。为当律师在西北政法大学完成了专科学业。参加了五次司考,直到四十多岁还上考场。但终因三分之差,未能拿到资格证而与律师职业无缘。执着的心劲让人敬佩不已。当初他和亚洲老同一个班,都喜欢打篮球,年轻时参加过县上市上多次比赛。是最要好的朋友,如今都去了那边,也算有了伴。让人感叹的是,他虽已七旬,我仍觉人生太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