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正经女人都痛恨荡妇,可是倘若一旦有机会做荡妇,无不争先恐后! —张爱玲
谈及一个女人,大多总会谈及她的男人,尤其对于一个女作家,人们更关心的往往不是她的作品,她身后的男人总是成了人们以为了解她的入口和谈资。
在那个人人喊口号的年代,她爱上了一个最不被大众接受的人,同样这个最不被大众接受的人累及了她漫长的一生。她的爱,她的痴缠,她的孤傲,她的一切细腻的小心思在旁人眼里都关乎这个男人。
20世纪40年代她鲜明的女性主义独树一帜的卷入文坛,远离救国口号,离开世界性的问题,她把笔触走进阁楼,走进男权文化下缺乏经济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女性们,她们无一例外的走入悲剧,无一例外的从鲜活到枯萎。她用自己的笔触勾画一个足够细腻,足够丰盈的女性浮世绘。
杨绛对她不太友好,丁玲同她断交,她的一生总是孤独寂寞。那个出生名门的贵族女子从七岁就已经出版小说。都说她是天才,都说她孑孓独立,都说她性子孤傲,人情凉薄。而今生于和平年代的我,未见过战争的残酷,也未曾吃过半点动乱之苦。翻开书去细看只觉得这个女子真是悲凉孤寂。怎么能对人性如此的通透呢,能看清的人大多都经过不小的绝望,能把男女之事琢磨的如此透写的如此细腻,那她自身在爱情中该是多敏感受伤的一个人啊。她能从男人的眼神中,举止中体察出太多不爱的痕迹,她的刻薄与毒舌源于她高精准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多半在切实后让她失望过,后来她索性判定人性本恶做起了这样一个冷漠的记录者。
閴寂的我,不如明艳的花朵,我将永远北朝世界,面朝你。
明明这样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女子,却要对着刀锋硬往上走,对着不爱自己的人更是是低到尘埃,弱女子也,真勇士也。这样无畏的凛然我在李清照身上读到过,在杜拉斯身上读到过,在卡夫卡身上读到过,更在张爱玲身上感受许多。陆小曼怕疼所以醉于鸦片和性爱,张爱玲接受了命运的召唤成为一位女作家。
就像她在《天才梦》中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样的喰食肉体的痛只有写作能化解,和母亲的关系让她不会对人轻易袒露心声,更不会安安心心做个大家闺秀待在闺中等待良人。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担负着承重恣睢前行,不为别的只为了理清那个不断纠缠的自己。
我们总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不过都是佯装喝醉,对于彻底的、深刻的望而却步,于是太多真情戛然而止。张爱玲对此是不屑了,晚年的闭门谢客足矣看出她对人世间半真半假的情谊厌烦透了。她不再去追逐真正刻骨的情谊,她选择离群索居闭门不出,直到她死后一星期才被人发现。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人来到这个世上经受了太多孤寂和恶意,最后撒向大海的骨灰多像那个冷漠决绝和世人划清界限的张爱玲。
她爱这个世界,更对女性包含着同情,她一生年华全部付诸于女性主义,她纠于男女亲爱也无法抹去她在中国文学史上靓丽的颜色,更不会因为生前的诋毁和心碎让她停止写作。她的一生是悲凉的一生更是勇敢的一生还是极具抗争的一生。
我们常说人生,更从别人的人生中咂摸出一些经验聊做经验之谈,只是,可我们不清楚的是,世人皆悲凉,生命无法重来,没有预习更没有演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一切就是现在,我们无法左右时间的流逝,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清晰自己命运并愉快的加入这条充满荆条的曲折弯路,坚持把它走完。就像张爱玲的清晰自己作家的命运时,
选择成全她的天才梦,记录描绘出她的力所不能,忍受着高敏感带给她的刺痛感。过往与她来说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就像作家叶兆言说的:“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