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旧地重游。
那次是我们俩个人,这次带着孩子。
我自以为我还保留着关于一路风景和游览路线完美记忆,可以对上次进行一次复盘。
在我的记忆中,后山有一大片空地,是一片开阔的没有植被的山坡,可以一直俯视到山底,还有一片埋葬高僧的塔林;还有一个峰顶,我们从山的一面上去,从另一面下来,山顶的面积不大,好像只是一个亭子。
以上是我的记忆。也许还有一部分记忆,会在行程中,因睹物而唤起;而且可以和孩妈相互印证。
这次,我们从湖边爬山,很快绕到了后山,但一路上我都没有印象。(记忆缺失)
在后面,的确有一个开阔的坡面直到谷底,但并不是光秃秃的,而是有很多树。(记忆半对半错)
看到了塔林。记忆中,离塔林很远,实际上,可以走到跟前。这部分,孩妈不记得了。(没有共同记忆)
我说的那个峰顶,一直没有找到。后来,绕到西面之前,有一个很大的平台,一面可以下山,一面可以去一个峰顶。
孩妈想休息,我带孩子去爬那个峰顶。
这部分山路很陡很窄,有的地方还没有护栏。我提醒孩子尽量靠山的一侧。到了山顶,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山门,我一下子想起来这个就是我要找的山顶。(睹物唤起记忆)
我把图片发给孩妈,她又是完全不记得。(没有共同记忆)
山顶没有亭子,是两个小庙。另一侧的山路通向另一个景点,可惜要原路返回,而不是记忆中的下山路。(记忆失真)
这条路上,看到一个根部完全裸露的枯树,我想起来了。(睹物唤起记忆)
然而,孩妈不记得这棵枯树了。(没有共同记忆)
写到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了。
我们的记忆是真的可以慢慢消失,不仅仅是儿时,最近几年也不例外。
我们的记忆会被篡改,即使我们自认为言之凿凿。
复盘、仍存在的具象可以唤回记忆。
共同记忆者很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