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之惑

作者: 九根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0:50 被阅读0次

【一】

提到悖论,很容易想到这句话:“我说的这句话,是句谎言”。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谎言,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这句话就是真的。于是形成了一个悖论,这就是居里悖论。一个绕脑的问题。

【二】

最近,正在听了“得到”上万维钢的课程,其中一课提到了六个悖论,所罗门悖论、伯克森悖论、罗素悖论、芝诺悖论、有效市场悖论、群体偏好悖论等等,看时脑子还是清晰的,看完脑子乱成浆糊,所有悖论就是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集合体,看似无解实际也是无解,可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三】

在课程的评论中,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浏览了一遍,越看越眩晕。情绪上头之时,不禁冒出一个另类的想法:悖论的产生不过是一群极为聪明人给普通大众设置的文字残局,通过这一系列的悖论来告知或提醒人们,别极端,求平衡。这又不禁让我想到古人的智慧,孔子提到的中庸之道。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在跷跷板上生活,平衡很重要。

【四】

我们经常会遇到生活中各种前人用经验堆出的俗语,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有道理,都有成功的案例。比如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等等。可是,当你都知道以后,就会开始迷糊起来,到底应该往东往西,于是就没有东西,而是在东西之中左右摇摆,东也不舍西也不舍,结果啥也不得。个人是如此,群体何尝不是如此,一旦群体进入极端,不是狂热的极左就是悲观地极右。翻翻历史,似乎都是如此,于是统治者就是指挥者,要求民众保持一种中庸,这也许就是古人强调的中庸之道。

【五】

悖论的存在,警醒者人们,应当保持谦虚,不能走极端,尽量避免一种不见棺材不掉泪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情形,当然,亿万之众中在概率上也必然会出现几百几千的人,抱着一去不返义无反顾的英勇之态,冲向大众认为最不可能的方向前行。成功了,那是一种探索的英雄精神,消失了,那也是必然的事件。

【六】

悖论的极致演化,那是极聪明人的游戏,不属我类平凡之辈的探索范畴。我们只需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至于为什么?到底有啥作用,以及今后的方向?我类也没这本事追逐下去。

【七】

悖论终究会一直存在下去,它犹如人生路上的一块警示牌,提醒人们,一路好走,别太轻狂。

相关文章

  • 悖论之惑

    【一】 提到悖论,很容易想到这句话:“我说的这句话,是句谎言”。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谎言,如果这...

  • 知者,智也

    知者,智也。人有惑,故问之,思之,解之。惑已生,审问之,问惑之根本;继审问,慎思之,思惑之因由;慎思毕,善...

  • 下水文言文 “豁”然开朗

    “ 豁”然开朗 世人皆有惑,孰能无惑,惑而不解,其为惑也,惑而解之,其为朗也!...

  • 【原创|认知】 幸福是一种能力

    关键词:幸福感 认知悖论 金钱物质条件 贪婪本质 多则惑少则优 差异化 欢乐的能力和条...

  • 《梁祝》:性别之惑、爱情之惑、时代之惑。

    徐克拍《梁祝》会是什么样?看完后,感觉这部电影真的很“徐克”,漂亮的光影、先锋的意识外加插科打诨的幽默,像《青蛇》...

  • 无惑集-名来

    韩愈语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故取无惑,意在从师 矣。

  • 《木皿言喻》

    千里赴焉,寡意薄,落落落。 山水有之,木兮枝,惑惑惑。 霞之缱绻,余情未了,终是皓白。 南雁荡山,古道西风,离惜之...

  • 破惑

    韩愈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解, 食不知味, 夜不能寐, 故要破惑。 破惑需寻觅 方有柳暗花明又...

  • 一江纷乱  恍如新生

    一江纷乱,逝去无声。 生女多情,情多易扰, 扰而易惑,惑之不解, 解之烦忧,忧之而思, 思之不眠,眠少易怖, 怖之...

  • 秉烛丹心 润物桑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悖论之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uy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