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句子早已映证了读书能带来的好处。俗世的生活难免有现实的一面。读书也有功利的一面,那便是改变命运。
曾经我们抱怨百无一用是书生,而这个时代,读书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读书带给你的不止是精神上的富养,还有物质以及金钱的向往。
昨晚朋友圈许多人都在转发同一条信息,郴州中级法院一干警家庭小孩考上了清华大学,为此中院特举办了家庭教育分享会。
我和老公聊起这件事,老公说,这样的家庭更有条件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底层逆袭只是少数。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毫无道理。
深以为然。郴州今年有两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一位是女孩出自教师家庭,另外一位便是这个男孩,这两个孩子全部都是出自郴州市六中的学生。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现在的一些高考状元,大多数都是出自教师和公务员家庭,教师和公务员家庭应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吧?
优渥的家庭条件,更具备实力与环境培养优秀孩子。因为父母有文化,有学历,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
公务员与教师的家庭有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至少不需要为生计发愁,也不需要为了昂贵的教育费而折腰。当底层人民还在酷暑中劳作,为一家人的温饱而发愁的时候时候,这些家庭却可以轻易地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送去最好的辅导班。
而底层孩子的家长们每天为了赚一点解决温饱的钱已经是劳心费神,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管孩子,更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去辅导班学习。
当其他孩子还在打基础的时候,这些来自工薪阶层的家庭的孩子已经轻松越过了那道门槛。殷实的家庭条件为他们的前程开路。
这样的家庭对培养优秀孩子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村里的一位姑娘,初中没念完,就选择了辍学。去外面打工。
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文凭,只能选择在酒店做服务员,每天端盘子,刷碗。
像个机器人一样,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的工作。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才觉得这种工作既没钱,更没有时间自由。
她想换一份工作,因为没学历,知识又匮乏,选择工作的权利,根本就不在自己手上。
白岩松说“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读书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就是最快的捷径。
重视读书的家庭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也会受书籍的熏陶与影响。
读过《明朝那些事》的读者一定忘不了张居正这个人物,纵观明朝的历史,张居正都是最特殊的一个,他是明朝最杰出的人物,举世无双的聪明,他从荆州的一个贫民之家最终迈进了京师,走向了微微朝堂,在大明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厚的一笔。
张居正,他爹张文明,是个穷秀才,饱读诗书,连考了七次举人都没考中,跟很多颓废的家长一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虽然他没有考中,但他最初的梦想却影响了他的儿子,张居正从小没少读书,他下笔如有神,五岁上私塾,还没读几年私塾,老师就教不下了,若不是有人故意为难他,他早就考上了科举,进了翰林院。若不是他从小饱读诗书,又怎会有昔日的功成名就与辉煌灿烂的颠峰时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陪伴孩子时间最长,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曾国藩学富五车的大儒,他治家方面,也十分严格,他用家书的形式表达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曾国藩家书》影响也十分深远广泛。
因家教严格,从曾国藩开始至今,其后人个个成才,有人在30年前就做过统计,到曾家第七代为止,共出了243位英才,各个领域多有建树,曾国藩长子曾纪泽是清政府驻俄国公使,不仅诗文写得好,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
书香门第的特点,家中藏书无数,在曾国藩所营造的家庭教育条件来看,家里有一座藏书楼,每个孩子从小就被书包围,也必然要在书海遨游。
读书氛围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成才的重要保证。代际传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个不读书的家庭,也不会重视孩子的学习,一个只会打麻将的家长,她关心的是自己今天赢了多少钱,有没有人和她一起打麻将,她会将麻将在她的家族中传承下去;一位爱追韩剧的妈妈,带着十二岁的女儿每天看韩剧,结果女儿也迷上了韩剧,每天跟着追剧。
严复先生在《论读书的意义》中写道:“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出生就在罗马,你无权去选择自己的出身。你只能被动接受,即使上天给你一副烂牌,你也要努力去抓住时机,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扭转局面,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快的捷径。
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出身在贫困家庭的兰香,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在农村耕作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