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楚河汉界之殇

楚河汉界之殇

作者: Albert子昕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16:03 被阅读0次

    闲时会拿出一副中国象棋摆开棋局,看着棋盘上一个个木质的圆饼都恰如其分地矗立在自己的坐标上,四个繁体字的“楚河汉界”毅然深深地烙印在棋盘中央。只不过此时此刻并没有人与我对弈,只是摆好棋谱看看罢了,当我默默地注视着这棋盘上的棋子时,仿佛看到了一场活生生的画面正慢慢展开。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楚汉之争的转折点就在于公元前206年的那场被后世传颂的鸿门宴说起,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写过秦孝公与商鞅的一段故事,最终秦孝公愿意启用商鞅来变法,征战诸侯国来为自己的王霸成就帝国伟业。最终到了秦王嬴政时代,嬴政统一了六国,完成了祖先的霸业;然而到了秦二世胡亥,天下反秦势力风起云涌,最具有代表性的莫属项羽和刘邦的俩路军队。

    在司马迁写的《鸿门宴》中有一段原文:“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看到这段话的前提是刘邦大军已经从小路攻克了秦国守军,进入了首都咸阳城,当他看到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殿时,想居于此不想离开了。在樊哙与张良的劝说下,最终刘邦离开秦宫,驻军于灞上,张良献计刘邦与秦民约法三章也为后来汉氏集团在咸阳立足打下了基础。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刘邦与项羽的军事实力差距,此时得咸阳者非项羽莫属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邦只能取策于张良,以退为进。《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范增看出了张良的用意之深,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他提议在咸阳都城的郊区鸿门举办一场宴会,邀刘邦参会再趁机将其杀之,项羽大赞好之。

    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就这样上演了,在这场鸿门宴的暗局对决中,刘邦一方有几个很重要的角色,一是张良,二是韩信,三是樊哙和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但与张良私交甚好。项羽一方最核心的人物,一是亚父范增,二是项庄。这里不得不引入电影《鸿门宴传奇》中的一个片断,刘邦对项羽的辱骂忍气吞声,他只能依照张良的策略来见机行事,满足项羽的虚荣自傲。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电影里的剧情在接下来的围棋对决中,其实是张良与范增的主场。张良下棋每一步走的路数都是在用拖延战术,因为范增用计派兽面武士去暗杀楚怀王后,再嫁祸于刘邦。而张良破其计,授韩信营救楚怀王,实则为刘邦获得怀王的免死金牌在争取时间。

    在高手之间的棋局对弈中,真是步步惊心,若有一招所失,真会全盘皆输。关键时刻你要用好元认知能力,所谓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务必使自己的思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走好每一步小小的棋子,就是整个局势转危为安的先决条件。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此刻的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项羽这边,张良刘邦所能做的就是顺应局势,用智慧和分秒必争的理性思考来择机行事,见招拆招,遇阻滞化流通,争取局势的有利因素出现才是他们的核心所在。而范增项羽一方则是造了这个明局,如何把握好明局中的场面戏份,在完全的掌控之中顺理成章、当机立断、照猫画虎地杀掉刘邦才是他们的核心所在。现场五局围棋的对决,真可谓相当精彩,俩位高手之间的精湛技艺真是你来我往,出神入化。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范增以排山倒海之势连破张良三局,同时指使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沛公也;可是项伯也拔剑助兴,阻挡项庄刺杀刘邦,从而化解了暂时的危机。当范增大破张良第四局的那一刻,张良晗口吐血而出,此不祥之兆,杀机将至了。范增让项羽此时速速杀了刘邦,项羽仗剑而出,樊哙不敌项羽,分分钟钟被痛扁于地上。

    刘邦与项羽交手几回合后很快就被击伤在地,正当项羽的大剑刺向刘邦时,十万火急的韩信骑马破门而入(电影情节关键时刻往往就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他拿到了楚怀王的圣旨,说的是特赦刘邦,命令刘邦即日撤出咸阳,退守汉中。怀王将连络八路诸侯来亲贺项王,荣登咸阳之主。

    你看看刘邦的创业组合中,韩信的刚需是想拿到一个王位和一块封地,那么他必须帮刘邦打下江山后才能兑现这个承诺。眼看杀刘邦不成,局势发展到现在项羽已经失去了天时与人和,只有地利一个因素了。项羽此时要求刘邦拿剑杀了张良才可以离去,刘邦下不了手,张良说:“你这一剑,是最错的棋。”

    张良其实就是暗示刘邦马上拿剑刺自己,这是一个反间计,果然项羽挡下了刘邦的剑。张良成了项羽的谋士之后又用一系列的计谋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不是说项羽没有思维逻辑,而是说他太单纯太易感情用事,缺乏一种格局观,有些自傲与优柔寡断。

    可以用心理学中的观点来阐述, 项羽属于“表现型人格”(Be-Good Type)的人,他们更在乎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这个状态,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刚需”,他们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的足够好,喜欢被众人拥簇赞美的感觉。

    反之,刘邦则是那种少数“进取型人格”(Be-Better Type)的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所以他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知道自己的差距,知道自己才能有限,但他有领导能力,且擅于用人;他取信与萧何、张良、韩信,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则稳坐指挥中枢,不断打磨自己的团队,缩小差距,增强实力。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刘邦在汉中操练兵马,时刻在等待时机,而项羽与亚父范增的关系走到了冰点,项羽多疑的性格还是听了张良的用意,他试探亚父范增说要举兵弑君(楚怀王),范增说:“此时怀王万万不能杀。”项羽大吼到,你当初不是让我杀楚怀王吗?范增感叹,“此一时彼一时亦”。最终他辞去了范增,范增走时送给项羽一个锦囊,他也知道项羽不会看的,默默地念道,这盘棋也只能这么下了。电影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看过也都知道了。刘邦在登基称帝后果然是把鸿门宴这盘棋的残局走了下去,最终走到了无人可信的地步。

    项羽的悲情自负注定他在兵败乌城后不可能归降。有史料记载在他逃到乌江边的时日里,有渡江而来的老船翁请他搭船返回江东楚地,但他全然拒绝了,把自己心爱的汗血宝马赠予老船翁,请他好心照料。自刎于乌江的西楚霸王保留了他一世的英名,但从伐秦开始到生命结束却上演了一幕旷世绝恋的英雄悲剧故事。

    抛却道德层面的衡量,项羽特立独行的西楚霸王姿态确实是一个“表现型人格”的狂人,征战沙场的超级明星。但他的确不是一个合格优秀的统帅和领导,没有做到正确执行一个超级领袖的策略。他更在乎自己能力的表现,又小气多疑、自负且自傲。对部下将领和其他诸侯的封赏没有慷慨解囊的气度,封印在手里转来磨去就是下不了决心。

    虽然刘邦出身低微,但他懂得散财聚人的道理,对部下将领的封赏以及其他诸侯的要求条件尽量满足。最终俩人的命运走向却大为不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价值观取向。项羽的价值观与大多数诸侯一样,金钱大于时间大于注意力,成功大于成长,现在大于过去大于未来。而刘邦张良的价值观是这样的,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成长大于成功,未来大于现在大于过去。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所以刘邦在创业过程中的刚需就相当明确,在如何成就自己汉氏集团走向成功的路上一直在做减法,遇到什么问题就用能解决此问题的人去解决问题。不断打磨自己的高维度竞争力,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关中要地,拉开了他创立汉王朝基业的大幕。

    刘邦在汉中的耐心才是他日后壮大的核心刚需,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才能在多次的博弈中获得先机。要活在未来就先要认清现状,现状就是过往的积累。老子《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邦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兵马实力远远弱于项羽,但他在张良、萧何、韩信的协助下一直在积累实力,提升自己的维度。而项羽即使身边有亚父范增的悉心教导与谋划,但他还是在提升认知维度方面已经落后于刘邦,所以往往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以至于忘记了自己虽有百般武艺,身经百战外,却也一人扭转不了最后失败的局面。所以,请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累积并迭代,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在楚河汉界的历史棋局对弈里我们看到了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无情、血淋淋的厮杀,人性的贪婪与丑恶,旷世绝恋的悲情演绎,皇位极权的争夺……,这些因素无不上演着一幕幕传奇的故事,充满了后世之人凭吊历史剧而发出的由心赞叹;同时也上演着历史人物悲剧命运里错综复杂的离殇之感,任后世时空维度里的旁观之人感叹与落泪。

    电影《鸿门宴传奇》剧照

    楚河汉界之殇如今已浓缩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影像之中,一些情节的虚构无不体现了在后世之人的视角下,所夹杂着一丝丝对历史人物内心的自我独白。总之,看故事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演真实故事的人此情此景下的欢喜悲愁,更多的只是我们自己内心所揣测的虚拟写照罢了。

    Every 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

    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

    祝冬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楚河汉界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vm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