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里的这段时间,渐渐迷上了夜跑。起初跑个几百米都气喘吁吁的,现在跑起来挺轻轻松松的。今天看到张展晖教练分享的跑步知识,特别受教,于是就想着把它用日更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学习学习。
跑前:
1、跑前不要吃东西
尤其是跑前半小时,完全不要吃东西,吃了东西很容易会出现岔气或胃坠着东西。跑前两小时吃完饭再跑,如果实在没能量,可跑前吃点简单的东西,酸奶或半片面包之类,这样不会影响跑步,且能更有能量。
2、跑前要做动态热身
不要做静态热身,因为静态热身的长期拉伸会降低肌肉的力量,从而影响跑步。动态热身可以激活所有的肌肉,在跑步中肌肉可以更加受力,可以降低运动的危险。
3、选对一双跑鞋
体重大的人跑步,需要一双更加轻便缓冲更好的鞋。跑鞋鞋底厚,目的是增加缓冲,鞋底平稳。不然脚踝就没力量,很容易落地脚左右内外翻,容易受伤。
跑中:
4、前面慢跑
跑步最重要的是前面慢跑,慢跑就是能边跑边喘气能边说话,不能跑特别快,哈气不断地说不上话。跑步中间有两个技巧:刚开始跑步的人可以走跑相结合,可以跑两分钟走一分钟,也可以跑五分钟走一分钟,然后跑4次都行。跑的时候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状态,可以戴只心率表。
5、呼吸技巧
慢跑时呼吸也很关键,建议鼻子吸气,然后鼻子呼气;如跑得更快点,可以鼻子吸气嘴呼气。鼻子吸气好处多:空气更加湿润,有更多的免疫性帮免鼻毛清洁空气中的细菌。
6、175—180频
频率也很关键。175—180频跑起来不会累。如果步子每一步特别沉,特别重特别慢时,压力会渗到膝盖和脚上。快一些,压力就小了,170以上到180是最好的表现。
跑后:
7、跑步以后要慢走
跑步结束后慢走,让血液慢慢地缓到全身,而不是直接停下来。
8、跑步后的拉伸运动
跑后一定要做拉伸的动作,拉伸有助于肌肉的恢复,肌肉的放松,提高柔韧性,让你的动作越来越顺畅。
刚开始跑步的三条建议:
1、不要天天跑步。
天天跑步会给身体带来更多压力,更容易受伤。
2、不要随意增加运动量
今天跑3公里,明天跑5公里,后天跑7公里,这一定会受伤的。运动量要这么增加:有能力跑3公里,增加10%以内的运动量,就是下一次隔天在跑3.3公里,千万不能很快增加运动量。
3、一双好的运动鞋很重要
鞋能帮你支撑稳定脚踝,并且能帮你有更多的缓冲。需要注意的是:一双运动鞋大概的寿命是五、六百公里到1000公里,如果跑的时间太长了,鞋就会丧失它的支撑和对人的保护能力。建议一双跑鞋跑到七,八百公里时,就该换一双鞋,这样对你的脚是特别好的一个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