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孩子晚自习回来,略带不快地对我说,老师换座位,好崩溃。
说完,她停顿,等待着我的回应。
我看着她,她得到了我的回应,继续说,调的座位,一边是没人,另外三边都是没法交流的人。
我笑着回应她,你难过,你需要和同学交流是吧。
我理解她的感受,中学时代还没有形成自我的认同,还不能和自己相处,那种孤独感,只怕和同学间没有交往,被孤立了,被抛弃在人群外,一个人,接受不了孤单的自己。
孩子说完,便走开了。
快睡觉的时候,听到她还在洗漱,再次体会到她的苦恼无助,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但至少可以给她一点力量。
我走出来,给孩子一个拥抱,说,你可以的,小学时就说这是锻炼你的机会,可以让你更强大。
高出我半头的孩子,得到拥抱,听到我的话,脸上多了点笑容尽管嘴里还说着,啊啊,我难受啊。但明显放松很多。
即使很关心,很担心,我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做不了什么,有些坑,有些情感必须自己体会,自己消化解决。
这不是父母可以干涉解决的。
父母和孩子注定是一场分离,只是体面与不体面而已,孩子人生路上的痛苦,快乐,都是他必须要面对的。
不是只有孩子问题一堆,愁眉苦脸,我们才能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感受作为父母的殚精竭虑,才能体现自己的关心和支持的。
孩子最终要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快乐,而快乐是一种分离的力量,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始,父母应该开心,而不是觉得自己失去了掌控孩子,觉得自己失去了作用,失去了父母的立场。
关心则乱,不做点什么又心不安,说到底还是父母自己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