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作者: 长袖飘舞_59e0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3:27 被阅读0次

        许多人分不清“的”“地”“得”几个字分别怎么用;去哪儿就声称“做"飞机"做"火车

的高端技术人才比比皆是;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的文章充斥在生活中、网络上的各个角

落。

        其中,着重讲讲最基础的关于“的”“地”“得”几个字的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丽丽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

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

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

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小时候随处可见的用白粉刷

在红砖墙垣上的标语,是真真正正深入人心的。八零后的有没有同感?当时可能物质条件有

限、没有很漂亮的教学楼、交通也不便利,农村的孩子上个学翻山越岭地日复一日,不管晴空

暖阳还是刮风下雨两脚泥泞。可是老师们教得用心、孩子们学得也专心。可以大言不惭地说

句:八零后的文化底蕴文字功底远远超过了之后的学弟学妹。这就是教育的松懈了。物欲横

流,无人免俗。老师们以前薪资很低、情绪上有波动可以理解。国家也为此很重视,各方面提

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漂亮的校园扩建起来、教学设施教学工具等都是与时俱进。可是为甚麽孩

子们在学校还是没有学到什么、作业却很多,老师要求买的各种补习资料、书籍一大堆;放了

学就往补习班跑......之后的孩子不是更聪明吗?学习任务也比我们当时多得多,为甚麽最基础

的文字表述都那么多错别字?小学是基础,是重中之重,从小要打好;语文又是各个学科中的

基石。追根溯源,小学老师很关键。老师们的师德很关键。

         有人学两年英语花了6万多元,有的中学6年辅导费超10万元……近年来,日益火爆的校

外培训,逐渐与校内教育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虽然收费不菲,家长却趋之若鹜。有业内人士

介绍,校外培训的利润最高可达40%,培训学校老师的月收入上万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课

外培训机构这么火,它的师资力量都来自哪里?据某晨报记者调查,在职老师、补习机构自己

培养的老师、在校大学生是其师资队伍的主要构成。在校推荐买书买资料都有提成,补习班很

多甚至是老师们开办的。就是一个“利”字,利益最大化。 

        初来乍到,一点杂谈,不喜勿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w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