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变形记》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09:39 被阅读0次

    这是我看过小说中最短但是让我思考最多的一篇,看完并没有无比的压抑,反而是无比的释然,快到结尾的时候我很担心格里高尔会变回人,重新承担起家庭的核心责任,然后一家人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我好害怕卡夫卡讲故事也落入大团圆的结局,不过是我多虑了,他一点也没有令人失望,格里高尔死了,干瘪的死了,在家人的期望中干瘪的死了。

    并不是大团圆的结局不好,好,但是那样就真的只是小说,照进现实中,把大甲虫换成绝症,可能大团圆吗?不可能的。这大概正是《变形记》经久不衰的原因。

    带着小说我们分析一下当格里高尔变成一个大甲虫,同事亲人对他的态度,逐一分析:

    首先说主任秘书,主任秘书发现格里高尔没有按时上班而撵到格里高尔家里后,不仅没有关心从来安分守己的格里高尔为何没去公司,反而在还没看到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前,仅仅针对迟到的问题就咄咄逼人,一点旧情也不念,而且还落进下石,甚至否定格里高尔过去的努力,到后来看到大甲虫直接落荒逃跑。这些多少能理解,如果在职场混迹多年,便不难理解“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道理,所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毕竟主任秘书也是给人打工而已。

    但是家人的恶嫌,就摧毁了读者的心灵。尤其是格里高尔的父亲,可以推算平时格里高尔和父亲的关系应该就不很融洽,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没看出父亲的难过和慈爱,有的只是他想把格里高尔赶紧赶进房间,到后面用苹果扔格里高尔而造成儿子受伤,到最后格里高尔死,他的态度一如既往,正是这从始至终没变的态度,说明父亲对儿子情感的淡薄;母亲是爱自己的儿子的,从和妹妹搬柜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格里高尔变回人形是抱有希望的,但母亲的爱是懦弱和无主见的,她看到格里高尔要么就昏倒,要么就栽到父亲怀里或者挂到父亲脖子上,这里多多少少有伤心可怜的成分,但也有害怕和厌恶的成分;妹妹这个人物最塑造的最显明,也最成功,从最初照顾格里高尔的饮食时,还会考虑甲虫的喜好而挑选事物,到后来有什么送什么,再到剩菜剩饭,再到最后的不管不顾,甚至最先提出抛弃格里高尔得人也是妹妹。

    重点分析一下妹妹这个人物,为什么她的态度会转变的如此之大?首先她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还没步入社会,没有任何阅历,当然也没有过利害冲突的经历,再者,平时应该妹妹和格里高尔最为亲密,所以妹妹在刚开始承担起照顾格里高尔的工作时她格外悉心,但是当她最后迫于生计出去工作,遭遇人情冷暖后便变得“势利”起来,直到最后因为厌烦承担照顾工作,承受不了家庭的负担,而首先提出抛弃哥哥。她的这一提议,正是格里高尔决心去死的引线。

    返回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从开头的描写知道格里高尔只是保险公司的一个普通雇员,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并不优秀,但是却承担着一家四口的所有经济支出,对自己没有什么宏大的愿望,但是对于妹妹,却愿意从自己并不丰盈的收入里攒下钱来送她去昂贵的音乐学院,这些说明他善良并且顾家。当他变成大甲虫时,他首先想到的也是怎么保住工作,养活家人,甚至在秘书主任看到他的真容后意图逃跑时他还妄图想让秘书主任替自己求情,这些说明他虽然是个成年人,但是却单纯不世故,甚至有些不谙人情,有些幼稚。这大概也是他这么多年在保险公司仍旧是小职员且不得志的原因。在妹妹给他送饭打扫房间的时候,他为了不吓到妹妹,花几个小时把被单罩在自己身上,这些说明他非常善良。格里高尔的存在完全是因为家人的需要,包括他没用之后,决定去死也是因为家人的需要。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让人感到羞耻。

    从表面上看来,父亲,母亲和妹妹不是正常的人,甚至不是人,可是敢不敢好好想一想,其实格里高尔才不是太正常的人,他不是人,是神(这让我想到虞舜,舜的家人虐他千百遍,可以说是谋杀他千百遍,可舜却依然待他们如从未发生过那些事儿,舜是人吗?不是)!他的家人只是做了人做的事,而不是人应该做的事,而他做了不是人才能做到的事!

    变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从有用到无用的过程,也可以类比天生智残的婴儿,当然可以联想任何相仿的人和事。这个小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读懂也不一定能赞同和理解。一个人只有当历经了类似的事情才能对这样的故事发出深思,引起共鸣。如果我再年轻十岁,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看法。

    没有几个人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洞悉人的内心会让你无比失望无比泄气,但是我们得清楚,我们挖掘事实并不是为了垂头丧气,而是为了昂首阔步,为了避免有一天当不幸降临时毫无准备而手足无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变形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yv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