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部门组织出去玩,我负责策划,在动员大家都一起去的时候,一个小学妹私聊我,
说:学姐,我就不去了。
我说:为什么?
她说:我和大家都不熟,没人能和我一起玩。
我安慰她说:“没关系,还有我呢?
这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大一时候的自己,也是这么孤独,也是走不进人群。
可是孤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只有我一个人能感觉到吗?
显然不是的。
安妮宝贝说:“我们的灵魂,始终是一坐孤岛,彼此隔断,各得其所。”
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喜欢失望罢了。”
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文森特.梵高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郭敬明说:“我不寂寞,我只是一个人而已。我的世界里有我一个人就好,已经足够热闹。
刘同说:“一个人害怕孤独,两个人害怕辜负。”
王士桢说:“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四轮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所以,你看啊,孤独这个词很公平,它不分肤色,不分国家,不分性别,不分时代,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人都不免落入俗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581/59bd77a4e60940e5.jpg)
孤独是一种常态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面对一个新的群体,你会立马投身进人群去寻找自己的同伴,就算性格不合,三观不和,也不愿意放手。
因为你怕,丢了这个,就找不到新的朋友,你怕落单,就这样你们彼此将就,临近毕业,然后依依惜别,毕业几年后,你们再无联系。
最近你人缘好像不太好,你想出去玩找不到同伴,吃饭也没有凑巧的饭友,于是,你开始答应了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人的示爱,你们仓皇的在一起了,你们在一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你喜欢他,而是因为你孤独,然后没过几个月,你们仓皇分手,不欢而散。
你正在图书馆自习,因为下个月你报考的那个证就要考试了,这个证报名费很高,一年也只有一次考试的机会。
这个时候你的手机屏幕亮了,你刚交的一个新朋友给你发消息说:“我最近缺一条裙子,你陪我去逛街好不好。”
你很想拒绝,但是考虑到拒绝后,她会立马找别人,你怕,刚交的朋友就这么没了,你于是放下手里的笔,出去找她。但是过了很久后,你们的关系并没有照你的预期发展,依旧不温不火。
就这样你至今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一个保质期正常的恋人,也没有拿到早就应该到手的证。你开始更加的害怕一个人,你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己交际能力,却没有想过这取决于你对孤独两个字的理解,你把先做好自己,再取悦别人倒置了,一旦顺序不同,付出的代价就会很大。
三毛说:“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
我有一个室友,除了晚上睡觉,我很难在宿舍看到她,她从大一开始就喜欢独来独往,每天总是最早一个离开宿舍,最晚一个回来的人,把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做自己的计划上面,期末考试的成绩也是稳居班级一二,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未来。
和她坐在一起聊天,总能被她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吸引,忍不住想和她多聊一点儿,和她一起走路的时候,也总有很多人亲切地和她打招呼,她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个人魅力,让我一度羡慕很久。
她一开始就没有把精力放在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可是她有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起了维安说起自己的朋友的圈子,从没有找人刻意一起走路,也没有,在朋友圈炫耀天南地北的朋友,而是各自忙碌,给于对方足够的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忙碌过后,一起在花树下喝梅子酒。
生活中有很多富足的状态,比如单身,比如孤独,这些都是你最难得的清醒,不要怕暴露给别人的一面是单薄的,孤立无援的,你要知道当你慢慢强大,精神世界也会逐渐饱和,那个时候你不用再怕得不到什么,而是你去选择拥有什么。
最后,就让孤独这个猛兽来得更猛烈些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581/05363c80ae9e0e5d.jpg)
图片来源:@云朵插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