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学期的最后一节课,我让孩子们把重要的课文再背一次。
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努力读和背,我规定这节课每个人至少背一篇,否则就接受我的单独谈话。他们可以在我这里背,也可以在课代表那里背。
或许孩子们是真的希望期末考出好成绩,又或许是迫于必须背一篇的压力,孩子们都读得特别卖力:教室里一片书声琅琅,而我则忙着走近一个又一个举起的手。
我无意中发现角落里那个长期打瞌睡的小涛不见了,回头一看,原来他正在课代表那里排队背书。我心想,这孩子居然也睡不着了?他们就那么怕跟我单独谈心吗?
一节课就在大家的你追我赶中接近尾声,我提醒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抓紧时间。
下课铃声响了,我清点还有哪些同学没有完成任务时,发现只有三个,其中就包括长期睡觉而今天很努力的小涛。
离开教室时,我让这三个同学中午去办公室找我。谁知我刚进办公室,就发现小涛一直跟在我后面,手里还拿着一个本子。
我们四目相对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提前来认错。
他双手递过来手中的作业本,说:老师,我真的非常努力背的,我去课代表那里背了三次,实在过不了,于是我就把文章抄了两遍,你看,我的字还是不错的哈?态度也端正……
我接过本子,发现字迹工整,也确实抄了两遍。
我拖过一把椅子示意他坐下,并拍拍他肩膀说:“怎么?课代表硬是没有让你过?”
“是的,都怪我,我自己确实背不到!”
“你读得那么认真,怎么还是背不下来?”
“因为我平时都几乎没有听课?”
“孩子,那你为什么平时都不听课呢?”
“因为,因为……”
“你不愿意告诉我?”
“不是,只是……”
……
原来,为了兼顾读高中的小涛,他父母不再出远门打工,而是在城里租了一套小房子。可是又因为经常上夜班,父母晚上几乎不回家,所以小涛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着父母。
他说中午在学校吃饭,早晚都是自己随便煮点东西吃,不爱做饭时就吃零食或者干脆不吃。一个人在家很无聊又孤单,小涛便渐渐迷上了游戏,所以每天晚上三四点睡觉或者通宵都很正常。
因为饮食不规律和长期熬夜,小涛不仅看上去清瘦,还整天萎靡不振,几乎所有课上他都在睡觉,就算喊他站起来,他也能站着沉沉地睡去。
看着眼前这个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现如今却沦落到如此不堪,我心里既恨其不争,又疼其无助。
他低着头,时不时用余光看看我,似乎想要寻找的表情和心思。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那你有没有想过明天怎么办?父母老了怎么办?”
他摇摇头,耸一耸肩。
“告诉我,游戏能戒掉吗?”
他怯怯地看了看我,说:“有点难,我控制不住自己!主要是,我学不进去,也没有人关心我,所以我特别孤单,我很害怕!”
我看见一行眼泪从他的眼角滑落,并迅速用手抹了一下,把头埋得更低了。
我握着他的手,说:“孩子,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办不到的事。你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没有找到方向,如果你也有梦想,那只会觉得忙,觉得时间不够用,哪有还是时间胡思乱想,有时候孤单,有时间玻璃心啊。”
接着,我给它讲了蔡元培的苦难成长和他割肉为母亲熬药的故事,还有我的学生中特别励志的案例。并告诉他,我们来做一个约定并一起努力。
最后,这个一米七几的小伙子泣不成声,他并承诺一定努力戒掉游戏,下学期,他就搬回学校寝室住,然后把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
看着一边抹眼泪,一边走出办公室的孩子,我心里五味杂陈。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也身有感触。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是真诚的,善良的,向上的。他们只是遇到困难时,缺少及时的引导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所以才一步步走向沦落。
面对社会最底层的父母和孩子,我们忍心去责备谁啊?一个为生活奔波到筋疲力竭,灰头土脸,一个跨越青春时的懵懂无知,彷徨无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