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传统佳节,也是中国人的狂欢日,只有在春节,勤劳的中国人才能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一次完全的放松。按照习惯,没出元宵的正月,都算作“年”,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年”的定义被假期所限定,往往过完七天假期,人们开始正式上班,也就过完“年”了。
现在的人们常唠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寻其缘由,我觉得是随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以往过年才能享受的美食,现在平常日子也能经常食用;以往因为生活忙碌而难得相聚的亲友,平时也能经常团聚;加之交通和通讯的便利,相思也变成往事。于是,人们过年之间碰面也不再因为彼此变化而惊讶,少了新鲜感和惊喜感。
从春节年味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国家安定的好时代。可以说,在经济发展方面,五年一变样十年大变样,反馈到人民的生活上面,不考虑通货膨胀,就是大家手上的钱明显多了,辛福感也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红利开始显现。
中国人喜欢居安思危,对此,我也有几点小感,一是我们是否应该投入更多的基础性研究。经济发展上去了,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温饱以外的事情,如更加前沿的科技、更加基础的课题等等。只有把我们的根基扎的更老,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二是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精神追求。物质生活的极限就是奢侈浪费、索求无度。可以说,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到了极限,也破坏到了极限。为了人类永续发展,应该减少物欲,增加精神追求。只有精神的升华,人的素质才能进一步提升,也是人最本质的所在。为什么我们有偶像崇拜?不过因为我们人希望更近“神”罢了,实质上是精神追求的无限性。三是我们是否更加回归亲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喧闹,让我们乐不思蜀、流连忘返。亲情之间,也变得越来越淡漠,回到家乡,似乎横竖都看不顺眼,这也不好,那也一般。很多时候,亲情变成一句毫无表情的“你好”,或者皮笑肉不笑的客套。人与人之间,少了真情。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回想,这生我养我的这山、这水、这人……多一点感恩与怀念,亲情也自然会从内心缓缓流露。
七天的假期转瞬即逝,作为上班族的我,也要收拾行囊、整理心情,向着新的一年,出发。
愿世界,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