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已经停更了一个月的时间了,今年定下了更新100期的目标,还大概有36期,如果按照日更的速度,是可以完成的。每周写5条短视频内容,然后一个月就是20条的内容。任何一种技能都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越来越精深。视频是写作的延伸,而且我发现我自己非常享受自己安静阅读和写作的时光,我可以很好的从这些活动中获得能量的来源,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不需要出去,去向更厉害的人学习。
最近在频繁的面试做内容的人,有工作毕业才一两年的,也有跟我一样毕业了上十年了,如果按照公司类别来分的话,就是品牌方和服务方的区别,如果按照公司职能来分的话,可以分为直接面对客户和非直接面对客户两种,直面客户的职能会普遍抗压性更强,也跟更有服务意识;
人事在看人上虽然与我角度不同,但确实还是对我看人的视角有了很多帮助,他们会利用他们的职业优势,去问你碰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是怎么解决的,来考察候选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却喜欢问候选人最成功的案例以及做成了的关键步骤,因为成功很多时候是偶然的,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既包含了对环境对工作项目本身的认知,其实也包含了对自我的认知。
我也天然的喜欢看一些有成熟案例作品的候选人,因为从作品中能看到一些有热情的人,热情更像是一种情绪,它具有传染性而且骗不了人。一个能够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人,更加值得相处和深交。
回到刚开始做视频号的问题,其实这也算是我的作品,也因此我会别没有做内容输出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别人为什么会觉得你对一个事情比较懂,是因为你通过输出,展现出了你对这件事情的热情,当然也有专业和自律在里面。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打工的状态转换成创业的状态会比较难,那是因为一开始的观念上的错误导致的,我也一直以为事情做好了钱就来了,但是其实我需要在做事之前就想好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像我做内容刚开始就犯的错误一样,我没有产品然后就开始盲目的做内容了,这样会导致做了很多发散的内容而不聚焦,也没有吸引到那批真正能够可以合作的人。
我也更加开始意识到,我需要为自己找一个懂商业的老师,是的,懂商业规则,然后我能够为他提供我的技能,大家互相赚到钱的老师,因为对商业合作和商业规则的匮乏的知识,导致我在想要过渡到自己创业的这个过程中走的非常缓慢,而且自己本身很难意识到自己脑袋中的限制性信念,如果通过自己亏钱获得教训,未免学费太惨痛了一点。
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才是让自己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的良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