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584764/7e8b40535dcbadb1.png)
今天读到王维的诗《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突然就想起一些往事。
小时候读这首诗,以为这里面的红豆的样子,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赤小豆。这个错误的认知,一直到我19岁那年的夏天。
我已经忘了,是怎么遇到的班里那个学生的小叔,他送我一个工艺品,并告诉我这是他去海南时买的,椰子做成的小罐,里面装了十几粒相思豆。
我特别喜欢这样精致的手工艺品,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上面刻的图案,发现还有很多小字,就是王维的《相思》。
然后他让我打开盖子看看里面,倒出来几颗在手心,他说这就是诗《相思》里面的红豆,叫相思豆。
我惊奇的发现,并不是我们日常看到过得赤小豆,相思豆是椭圆形的,有红黑两色,大约四分之三是红色的,四分之一是黑色的,表面比赤小豆更加光滑有光泽度,我拿着一颗在手里爱不释手。
他轻声问我喜欢不?我则有点小小的兴奋,连声说:喜欢,喜欢,真的是太喜欢啦!
他拿走两颗,告诉我说:等他找人,看看能不能在相思豆上面钻一个小孔,用红绳串起来,做一个手链送给我。
分开后我从来没想过联系他,更别提要问他手链的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辈子我就见过他那么一次,至于他见过我几次,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相思豆早已没了影儿,椰子罐被弟弟拿走,我也只是记得这件事,有点“个头不高,长得还蛮帅”的模糊印象。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海南离我并不遥远,因为椰子罐和相思豆,在心里种下了对海南的向往。
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多年后我才去海南,但初识相思豆的时刻,还是记忆犹新。
年少不懂相思意,老来只忆相思豆。
相思豆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北宋李颀在《古今诗话》中记载:相思子圆而红。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美好的事物背后,为什么要有如此凄美的故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4764/c32826b44adb426a.png)
找网上找相思豆的图片时,偶然知道,相思豆原来是有毒的植物果实。如果误食轻则会呕吐,腹泻等症状,重则会出现溶血现象,最后窒息而亡。虽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但是它的根和藤却可以入药,相思豆也可以驱虫,拔毒消肿。太像爱情啦!记得有首歌叫《毒药》,把爱情是毒药,人们又离不了诠释的比较好。
我今天想写的是王维写这首诗的缘由。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首描写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入骨相思之情,不是有诗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吗?现在看来,好像并不准确。就像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世人都以为是写男女之情的,却不知是苏轼写的是他对自己兄弟的中秋思念。语言表达的内涵,很多时候都是见仁见智,就看你自己从哪个角度去切入理解。由此想到读书时,语文考试,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标准答案真的标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4764/e64e8fc25bf8e3fc.png)
《相思》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江上赠李龟年》,有人认为是王维和李龟年之间有暧昧关系,我以为这个不太可信。李龟年何许人也?我翻看了不少资料,才得知,他有大唐“乐圣”之称。安史之乱以前,李龟年音乐才华名满长安,且擅长各种乐器,能唱能演奏,深得皇上李隆基的赏识,出入达官显贵的府邸是常事。而王维呢,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也精通音律,他曾是唐玄宗的太乐丞,主要管辖宫廷歌舞这些事,结识唐玄宗面前的红人李龟年再正常不过。两人惺惺相惜,王维写诗,李龟年弹奏吟唱,他们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深厚。安史之乱以后,王维入狱,李龟年流落到江南,传说是王维因思念故交李龟年才写下了《相思》。由此可见,这首名为《相思》的诗,表达的应该是友情吧。
无论《相思》的主题是什么,在王维创作出它之后,在漫长的时代变迁里,人们已经形成一种共识:表达男女相思之情。有什么关系呢?无论表达的是爱情还是友情,我们只需要欣赏诗本身的美好,并记住那些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留给我们这些诗词歌赋、以及人生哲理的人,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