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的秘诀,一直都在你眼皮底下
你想要做成一件事,或者想要成就一些事。
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困惑,该往哪里去?
你不知道如何去到达你的诗与远方,你不知道如何摆脱眼下的困境,你不知道如何去打开眼下的格局。
你不知道想去哪?整天浑浑噩噩。
人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打开了“心智”并且不断成长的人、浑浑噩噩走完一生的人
世界上真正成事的人,是注定只有一小部分的。你也许会说,他们是走了狗屎运,才会有今天,你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
但是闻心自问。抛开那些运气因素,你是否具备了成事的基本潜力与心智么?
01 :以你现在的努力,根本谈不上拼天赋,也别赖运气,你一直都有选择权
所谓牛人,就是走到哪里都很厉害的人。
罗振宇在直播的时候这么讲,有人给他推荐一个牛人进公司,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牛人可以在公司里面担任什么样的职务。罗胖说没关系,先把这个人给摁住。因为所谓的牛人就是走到哪里都会很厉害的人,他会在这个协作环境当中,找到贡献自己力量的地方,不然他是呆不下去的。
做到90分靠努力,做到95分靠资源,做到一百分靠天分与运气。你的努力到了90分了吗?
李笑来说,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的象征之一就是: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只要你有实力,你就能在这个信息被无限扩散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并且获得常人无法获得的资源。
我不论你出身如何,因为当你能够看见这一篇文字的时候,你就说明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信息摄入资源了。
吴军说:一个平民阶层的人,他想要上升到中产阶级,他最应该去学习一门技能,从而让自己的阶层得到上升。而一个人想要从中间的阶层上升到上面的阶层是最为困难的,因为他不仅要学习一门技术,他还要学习语文,数学,化学,英语等很多的学科来获得自己更大的创造能力,更多的创新能力,这也叫做通识教育以及博雅教育,我们也称之为高等教育。
所谓的社会阶层固化都是骗人的,向下永远很轻松,向上的道路都是困难的。
02 :环境在塑造你,但你也可以打破环境
牛人的观点似乎总是相同,不管是罗胖还是李笑来都这么想:竞争压力本身就是一门极大的优势。
人总是懒惰的,如果给他一个安稳的环境,他就会懈怠,特别是年轻人。
所谓更牛,就是换个方式虐待自己。
前往一个大的城市,去一个大的企业,终究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与非常大的竞争,但这个竞争压力的本身会促进你进步,不想被被淘汰,那只能拼命的往前跑。
永远别高估自己的毅力,也别太低估。
人类的这个惰性,往往是不会被逼到最后就不会奋发的。观看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些牛人往往都是经历过特别困苦,贫穷的阶段,最后才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看看如今你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老是在逼到最后关头才会一下子都写完?马上就要考试了,于是你才临时抱佛脚?
这似乎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呀,不是吗?
古人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还有一句:好了伤疤忘了疼。
越王勾践每天卧薪尝胆,就是要记得国家的耻辱。
你真的要学会时刻把自己“逼到绝路”,只有这样才能爆发出自己“无路可退”时的潜能,最终获胜,这是极为重要的本领。
这就是“环境在塑造你”,但我们会化环境为己用。
说个暖心的小故事,一个九五后的农村小伙,小学毕业,然后他就去了外地打工。在工厂里打工,在工地里打工,在装修屋里给人当装修工。每天干完十几个小时,手都在抖。下班后装修工们都围着在一起打着扑克,只有他自己点着一根蜡烛,读着英文的原著,努力自学英语。
经过了7、8年之后的打工,他手上仅有攒下来的3万元钱。但是他仍然不放弃,他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她是学英语学习得到专栏,读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终于,他在2017年的时候迈入了币圈,将3万块钱全部投入了进去,最后在今年他已经有了身家百万。
第二个暖心的小故事:是关于京东的刘强东。当时刘强东刚毕业。开了一家餐馆,然后呢?收银员和大厨密谋在一起,把他所有的钱都卷跑了,他当时二十几岁,欠了几万块钱,在当年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穷,特别穷。穷到自己生日的时候,他吃的是稀饭跟咸菜,穷到过年的时候,他吃的是稀饭跟馒头。但是他相信,他自己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他一直都不服输,他说,如果我当时被这件事情打击到不敢去创业,那么就没有如今的京东。
环境一直都在塑造我们,但是我们也可以打破环境。无论在什么境地,你都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能力。
03 成事的秘诀,一直就在你眼皮底下
根本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最大的秘密其实一直都在你眼前。
多观察一下牛人他们的行为习惯就知道了,毕竟如果你想成为谁,那么你就去模仿谁。
一、学会做记录吧
毛泽东外出旅游的时候,写记录到每个城市到布的价格,盐的价格,以知民生;曾国藩的每日反思,成就他的千秋名臣。
每日记录,每日反思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进步方法。
二、每天进步一点点,写下来
北大博士后核聚,从高中时的学渣,到后面写每日的进步本,最终逆袭进入到北大;李笑来每天都会写3000字,只不过发表不发表而已;罗振宇,你以为他的每天60秒,以及逻辑思维都是些什么?不就是他的学习笔记吗?
每天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写下自己学习的过程。
三、认真思考那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并且“做到它”
总有人说,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当然的,因为你明白了,但是你没有深入思考啊。
为什么我说你没有深入思考,因为你并没有行动,我相信行动是深入思考后的必然行为。因为当你想清楚一件事情的因果关系之后,你自然就会知道它有多么的重要,自然就会去做。就像是你知道下一期500万的彩票中奖号码,你不会不去买。
就像“知识就是力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都听过,每个人都很熟悉,但是真正深入思考过的人究竟有几个?估摸着十分之一都太高了。
年轻的时候,不把握机会,老了之后,悔恨无穷却无能为力。
所谓的时光机视角:如果我现在这件事不做,老了我会后悔吗,会后悔,那就做吧。
所谓的机会成本:少壮不努力换来的,其实是未来的可能性。你的成本,其实你放弃了的其他选择的最大收益。
所谓的复利法则:尽可能的把注意力放在自我的成长上。越是年轻的时候,越是重要,可越是年轻越难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这是切切实实改变你的认知与行为的“知识”啊,其实一直在你的面前,等待你用多个角度去解刨它。
每个时代总有很多人出来讲知识无用论。
讲知识无用论的人,因为他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知识,知识是那些:能够在未来更可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从而获得更好结果的信息。
当老师是不是知识变现?写书是不是知识变现?你家里有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祖传秘方,你说这是不是知识变现?都是。
总结:
文章可以总结成几句话:
01:先拼命努力,别赖运气,你一直都有选择权。
02 :环境在塑造你,但你也可以打破环境
03 成事的秘诀,一直就在你眼皮底下
所谓的秘诀,基本上一句话能说清。越是简单到不屑一顾的,可能就越有用。
什么叫知识管理?
李叫兽:看到一个道理,比如“人是视觉动物”。我就会想这是真的吗?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被解释?还有么?举出五个以上,反正这句话别人花两秒钟,我学了半小时。
写好文章的秘诀是什么?
两个就够了:首先持续的写、其次模仿写的好的人
进步的秘诀是什么?
把注意力尽可能的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学习的秘诀是什么?
李笑来:打磨一个个基本的概念。
李善友:没有思维模型的学习,都是低水平的重复。
今日思考:你有什么能一句话总结的秘诀吗?还有吗?
欢迎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