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吗?
尼采曾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如果随大流做别人所做的事或者做别人希望你做的事,就会陷入存在的虚无。
常见的情况是:
周一到周五,我们在金钱和环境的驱使下努力干活,到了周末内心就感到空虚,只能通过娱乐来麻痹自己。
这是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所提出的“周末神经症/无意义综合征”。
他认为,帮助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是应对此问题的关键。
因为当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时,他就会调动生活中所有的资源去实现它,从而消除了虚无感。
那我们要在哪里去找寻意义呢?
人不是封闭的,我们在世间生活,自然就要在世间中去寻找意义。
根据意义疗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发现生命的意义:
1.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
当我们选择人生事业时,我们不要把选择的权利让给父母、社会规则,而是要真正问一问自己的内心,什么是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
千万不要在年老时回忆这一生,想到的只有后悔:我这一生都只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
我大学时选择加入的社团、毕业后选择进入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可以变厉害、大家都认为好。
由于我并不认为我做的事情有意义,我自己并没有那么开心。
一年以前,我开始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
因为它是一份终生认识自我,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找回生活力量的职业,而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1月份,我正式参与到一个半年的线上课程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在年底参加一个2年的系统课程。
真正开始学习后,才发现一切并不容易,对于非心理学专业还有一份全职工作的我来说,真正要实现转行可能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
但是,每当我想到我坐在咨询室,能真正助人的场景时,一切困难又变得可以接受起来。
2.爱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爱”这个主题,可到底什么是爱?我们能否懂得真正的爱不是索取,而是敢于付出?而又有多少人是在用爱来对抗孤独?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只顾索取,病态依赖对方,已经累积的感情也会逐渐消磨掉。
只有当我们都是独立的人,彼此不过度依赖和索取,这样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才更接近爱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从爱中获得滋养。
3.接受无可避免的苦难。
即使遭遇不可避免的苦难,人们也有可能找到意义。
曾是央企高管的范宇在5年前被检查出脑膜瘤,医生给她下了死亡判决书: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
任何一个人遭遇这种情况的反应可能都是:为什么是我?
而范宇也不例外,但她又多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病?
她的答案是:没有好好照顾过自己。
生病后,她开始真正爱自己:允许自己不够整洁,允许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非他人期待的模样,允许自己谈一段真正的恋爱,甚至还去了南极。
而这都是苦难——她大脑里的那颗脑膜瘤告诉她的。
如果没有这个契机,她可能依然不会爱自己,依然还在拼命工作。
当她真正读懂疾病的意义,开始爱自己,老天也将她的生命延长了。
生活中有些苦难我们无法避免,甚至也无法理解其意义,我们能做的不是只有问“为什么是我”,还可以迎接生活提出的挑战。
二战之初,弗兰克尔与东欧的许多犹太人一样,被关押到了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呆在集中营的几年间,他几乎每天都面临着进入焚烧室或毒气室的风险,能吃到的也只是一些面包和清汤。
即便如此,他在极端恶劣的暴风雪天气中也不得不干苦役。
战争结束后,幸运离开集中营的他发现:除了妹妹外,他的父母、妻子均在集中营中死去。
这是多么深重的苦难啊。
当我们患病时还有可能是我们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可是经历这样一场人类大灾难的意义又在哪呢?
唯一的答案是:对生命提出的挑战负起责任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
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弗兰克尔成为了极少数成功活着离开集中营的人之一,并借由集中营的经历开创了心理学中的意义治疗学派。
无意义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当我们每天不知为何而醒来,就会在夜晚迟迟不愿睡去。
存在的虚无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却能决定自己要为什么负起责任,去为什么而活。
如果我们能积极探索自我的人生意义,勇于接受生活提出的挑战,我们就能利用所有的资源去活出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