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陷入某中台项目,终日沉迷,无法自拔,期间收获打击万点,问题若干,答案一二。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不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遂决定辟出一处,将这段时日对中台的所思所省记录下来,就像邓布利多校长的冥想盆那样。其中有关于价值观的,有关于认知与行动的,有问题,也有主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97101/2619a2cf915757e0.jpeg)
1.尼采说:“人生其实没有意义,追寻人生的意义,才有意义”。其实吧,中台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追求中台的意义才有意义。
2.正确认识中台的能力,不神化TA,以为TA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支撑;也不黑化TA,认为TA可能什么都干不了,还可能长成个“怪胎”。
3.服务是领域,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静止的,它是个生命体,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职责,在行业领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IT系统也在持续演化,中台中的服务也会一直成长与进化。
4.中台业务全景规划阶段的工作产品,将是中台在现在以及未来的日子里,面向整个领域业务地图中,进行“跑马圈地”的路标。
5.团队对于中台项目的建设目标与范围必须有统一的共识,在进行服务的定义时,才能够厘清什么是中台应该做的,什么应该交给前台。
6.在服务的定义阶段,服务Owner,方法学顾问,领域专家三种角色缺一不可。服务Owner澄清目标与范围,方法学顾问提供方法并引导,从领域专家那里挖掘业务,对于有疑义或无法达成共识的业务,由服务Owner进行决策。
7.服务能力的提供不拘泥于接口,也可以是界面,甚至是工具。
8.那些聚合了若干原子服务或领域的服务,该如何安放?这是个问题。
9.在进行服务定义时,我们(尤其是资深开发人员)很容易陷入系统实现的调用逻辑,导致定义出来的能力直接变成API接口,而非真正的业务层面的“能力”。防止陷入误区的最有效切入点就是业务场景,在业务场景中,通过流程或旅程去识别需要服务具备的能力。
10.业务场景在服务的业务定义时至关重要,在业务场景中,梳理业务流程或旅程,识别服务内外部依赖与集成关系,找到领域实体,完善服务能力。
11.选择那些最频繁被调用,也没有那么复杂的业务,去首先服务化,以验证效果。
12.不做过于超前的规划设计,也不做理想化的架构,只需不断演进,小步快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