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广告词总是打着熟悉的字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随之即来的就是市场上各种的孩子兴趣班。于是,我们的孩子,就被我们当的家长送入了各种的兴趣班。少的只有两个,多的得4~5个。似乎不送兴趣班,就是和别的孩子落后了。
于是,身为妈妈的我,却被卷入这滚滚的潮流中。我给我的儿子报的也是两个兴趣班。一个是街舞班,一个是围棋班。上午一门课程,下午一门课程,其实,这个课程还不算是多的。我觉得孩子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但是今天,我突然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也是我和孩子之间进行深度沟通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事情发生于昨天上围棋班的时候,老师在群里发了他们在学围棋的视频,拍摄到我的孩子的时候他手上正拿着5块钱在那玩,(他应该是在车上把钱带下去了,当时跟我说了自己也没留意)并没有下棋,但是老师一直在强调,他们是在打擂台,所以晨晨应该是输这个擂台下来的人。中午去接晨晨的时候,他正在跟培训老师在一起下棋。但是站在他旁边的两个男孩子,在用特别大的声音在争吵着什么。然而培训老师也没有制止。其实当时的我也是没有多在意的。
吃饭的时候接到姐姐的电话,跟我说你看到视频了没有?所有的孩子都在下棋,就是晨晨一个人没有下棋,而且还在那玩东西。你要跟那个培训老师说一下,把他管严一点。不要让他去培训班,而是坐在那里玩的,什么都没学到。我听了后,当时的自己也是心大并没有多在意。只是告诉姐姐,老师说他们是在打擂台。
直到今天上午我送晨晨去兴趣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好好问问他昨天发生的事情。然后他告诉我,老师昨天很晚才到,和他一起下围棋的两个小朋友,一直在打花牌。还去楼下买花牌来打,老师试图抢掉他的花牌,但是没有抢掉。而他在兴趣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仅仅只是下了三盘棋。第3盘就是我去接他的时候和老师一起下的,而且是没有下完的。当然我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时候,内心虽然有起伏,但是言语和神情并没有表现特别明显,只是平静的听他讲完兴趣班发生的事情。
听完了后我当下决定,今天上午不送他去这个围棋班了。我打电话给姐姐,问我外甥一个兴趣班是下几盘棋的?(因为是一个老师在两个地方上课)他告诉我大概八盘左右。然后,我果断的领着孩子朝着相反的地方(好久没有逛过的公园)玩了玩。和他一起看别人钓鱼、跳舞、陪他看春笋。孩子也特别开心。
其实当初,我送孩子去学围棋的时候,主要也是锻炼孩子的专注能力。但是听到孩子这样跟我阐述兴趣班的细节后,我觉得这样的环境,根本起不到专注的效果。而且对于一个5岁的自控力还是达不到很强的孩子来说,是肯定会分心,甚至会和玩牌的孩子一起玩的。也怪我平时没有注意细节。从来没有买过什么花牌的给他的我,发现最近他的玩具箱里多了很多种花牌。而且在路上碰到,有花牌,他也会有兴趣的捡起来看看。孩子是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这个发现,有点推迟,也是因为,作为妈妈的自己没有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没有及时觉察到孩子的表现和平常的不一样的地方。
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因为想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就把孩子往兴趣班一推,但是我们不能说兴趣班没有益处,只是在选择上,因这件事情的发生引发我的几点思考:
首先是要一个好的环境吧,如果说,没有一个纯粹学习的一群小朋友在一起,那么即使他学到了相关的技能。那也会养成不好的,不专注的习惯。技能是可以再学习的,但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不纠正的话,他会伴随孩子终生的。所以爱学习的环境很重要。
其次,不要以为放入了兴趣班,我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其实如果兴趣班没有一个负责任好的老师引导的话,那宁愿放在家里让我们作为父母的给孩子,深度的陪伴。这样孩子可能还能吸收到更高的能量。所以老师的选择也是很重要。
再次,随时关注孩子动态。多和我们的孩子进行沟通。不要放入兴趣班或者放入学校就以为万事大吉。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究竟是怎么样一个表现?他需要我们进行一个怎样的一个帮助?主动的和他进行聊天,并且在沟通时,不带任何建议,不带任何情绪。平静,甚至是感兴趣的,听他说完我们觉得他不好,表现不好的事情。过后我们再来想办法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只是我的一点粗略简短的建议,至于关于孩子对这样本领是否有强烈的兴趣,兴趣班的选择是先培养进而变成他的兴趣,还是首先发现他的兴趣再让他选择对应的兴趣班,这点其实对我来说也是有很大困惑的,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们给我解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