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每天的看书时间是4个小时,好像只有看书,才能让慌乱的心平静下来。
今天读到陈梦家写给胡适的信里有段这样的话:“这五年的苦读,救疗了我从前的空疏不学……亦因了解古代而了解我们的祖先,使我有信心虽在国家危机万伏之时,不悲观,不动摇,在别人叹气空想之中,切切实实从事于学问。”
这样的话是多么适合鼓励现在的心静,历史是这样的奇妙。
今日的早餐是白粥,甜馒头,橄榄菜。午饭依然是面条,放了鸡蛋和西葫芦。晚饭是瘦肉炒白萝卜,鸡蛋炒黄瓜。冰箱空了一半,明天要早点去菜场。
除了卖菜的超市,其他商店都关门了,有个朋友中午做了四个菜,大呼后悔,太豪了,后面要省着点吃。
在物质丰盛的年代,突然感受到物质的匮乏,竟有了非常珍惜的感觉。珍惜每一粒米饭,珍惜每一口菜。
小朋友吵着说要我明天去超市买一个大大的棒棒糖,说那里面有很多小小的棒棒糖,还要我买2个,他们一人一个。
我告诉他可能买不到了。
这两天读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讲述的就是贫困的生活,译者说:没有人希望自己贫困,但贫困未必一无是处。它可以磨砺性格。这部小说中有个地方十分耐人寻味。苦水中泡大的弗兰西和尼雷一起谈到不用吃苦的小妹妹,反而表示出同情来,说可怜的劳瑞没有了那苦,也就体会不到那苦中的甜了。相信从困境中走过、后来又超脱了困境的很多人对此都有同感。人可以受困、受穷,却不可以失去骨气和乐趣。
书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家里没东西吃的时候,他们总是要玩游戏来打发的。如果钱都已经花出,家里快没东西吃了,凯蒂和孩子们就假装是在北极探险,遇到暴风雪被困在山洞里,山洞里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他们必须等着救援的到来。妈妈会把食物分成小份,放在橱柜里,说是“配给”。孩子们吃完饭还是饿,她会说:“勇敢点,伙计们,救援很快就会到来。”如果有了点钱来,妈妈会买很多食物,还买个小蛋糕庆贺。她会在蛋糕上放面廉价小旗,说:“我们成功了,伙计们。我们到北极了。”
凯蒂对求婚者麦克舍恩先生说:“我不是图你的钱,虽然你说的情况我也听在耳里。一年一万块,很大一笔收入呢。对我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一千块都是大数目。我们没有什么钱,没钱的日子我们也习惯了。我也不是图你能供孩子上学这一点。有你没有你帮忙,我们都会想到办法的。当然有你帮忙,我们会轻松很多。我也不是图你的公职,不过话说回来,有个值得自豪的丈夫也不错。我想嫁给你,是因为你人好,我想要你做丈夫。”
每天都充满不确定性,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出门,能不能买到食物,这些恐慌让人压抑,还好,有这些文字,可以抚慰。让人有信心,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