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开的钥匙
我从七岁开始在一片辽阔的大草原一个人天天放牛,那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大,也不关心做什么事对自己的人生最具价值,每天只关心我今天能否看好我们家的牛群,避免因为看不好牛群而晚上不被妈妈挨打,这是我那时候最大的任务,完成任务就是把我们家的牛群给看好。
那时候唯一让我觉得自己不爽的就是妈妈天天让我捡牛粪,我经常会想我为什么做这些呢,别家的孩子怎么可以睡懒觉?怎么想出去玩就能出去玩,我怎么就不能呢,我妈妈对很凶可能我也很调皮捣蛋,但,不管妈妈对我再怎么凶怎么打我,我的脑子一晃,我就会觉得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我每天躺在那柔软的草地上,望着天空中一群群飞翔的五湖四海的飞鸟游客,
十六岁那年一个人来到郫县友爱,开始上人生中第一所学校,
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藏族人,目前在中国西北也就是藏区相对比较贫困,不管是经济还是教育其他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里面的原因有各种各样总之一定有很多,但,我想说的是关于慈善的事,我们藏族人自称信奉佛教每个人都倾向于做好事,这点我本人也非常赞同,可是,我总觉得我们做事的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缺乏理性和思考。指做决定并不是深思熟虑根据分析和判断来进行,而是直觉系统启动联想效应,以联想到的相关事情来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
我们先来看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一个演讲吧。周教授告诉我们一个特别奇怪的结论,他说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民吃不上饭,往往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
好奇怪啊!你这边啼饥号寒吃不上饭,我给你饭吃,反而我还害了你?这不是那个谁和吕洞宾的关系吗?
周教授有他的推导过程。一笔援助款来到非洲,靠谁发放?粮食不可能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和每家的锅里,而是需要靠政府机构来发放。可是有些非洲国家的政府机构,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遏制贪污腐败的能力值得研究。所以,很多来自联合国的援助粮就被层层的官员瓜分,中饱私囊。
可是这些官员要的是这堆粮食吗?不,他们要的是银子。所以还得把这批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甩卖掉。可是这样遭灾的就是那些还可以靠辛勤劳作种粮、卖粮维生的非洲土著农民,因为他们的粮食在市场上面对的是那些白来的粮食的竞争,他们怎么竞争得过?所以这批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也沦为了赤贫。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Nancy Qian以及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Nathan Nunn做过一个调查,他们从1972年一直跟踪到2006年,发现一个国家得到的粮食援助每增加10%,这个国家的暴力动乱程度就会增加1.14%。道理很好理解,因为一个底层的贫民,是没有办法直接拿到援助粮的。一部分援助粮被政府官员贪污走,另一部分就是权力大的是哥哥,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些反政府武装、游击队,这些有组织的暴力会劫持这些粮食,从而变得更加强大。
最典型的就是索马里,大量的捐助粮都在半途被武装组织,比如海盗、游击队、反政府武装劫持。底层老百姓的境况几乎没有改善,这就是慈善的一大难处。
慈善遇到的另外一个难处就更加麻烦了。穷人们原来的社会结构当中有一些好的因素,而外界大量慈善资源的到来,会破坏这些好的东西,从而让当地的情况变得严重恶化。
这就要说到非洲的一个地区——萨赫尔[1],就是从布基纳法索到苏丹,再到埃塞俄比亚这一带,也就是农耕和放牧两个经济带结合的地区。由于20世纪西方白人的统治,扰动了当地社会生态,萨赫尔陷入了几乎是绝望一般的贫穷。
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呢?又是因为慈善。当年这里主要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发现这个地方缺水,就决定用他们的高级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打井。井也便宜,20万美金一口,打了好几千口井。
原来这一带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形成了一个共生的生态。游牧民族走来走去,一旦出现干旱欠收就卖一些马匹、皮毛给这些农耕民族,双方都还活得下去,甚至萨赫尔曾经也是非洲大陆上一个非常强盛的商业帝国。
可是这些水井打了之后,情况就变了。因为一口水井可以更多地攫取地下水,这些地下水打上来之后,那些游牧民族还游什么牧呢,他们就不逐水草而居了,转而盯着这口井开始定居生活。然后发生的就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更大规模的沙漠化,当地的气候、生态进一步被破坏掉。最终,这一带成为非洲最主要的战乱、饥荒和瘟疫的策源地。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做慈善,但难题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判断出自己做的事产生正真好的好结果,其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盲目做的决定,他们不管结果只看眼前只一步怎么做,就像上面提到的在非洲国家来自联合国粮食救助,给当地社会造成严重灾难性的问题一样,我们知道哪些给非洲贫困地区提供救助的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也都抱有哪些吃不饱穿不暖的非洲小孩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当年法国人在非洲打井也处于好的愿望,但、结果水井打了之后,因为一口水井可以更多地攫取地下水,那些游牧民族就不逐水草而居转而盯着这口井开始定居生活。然后发生的一切导致草原更大规模的沙漠化,当地的气候、生态进一步被破坏掉。最终,这一带成为非洲最主要的战乱、饥荒和瘟疫的策源地,为什么?这是经济学家们,给我们的值得去思考的这么一个问题?
我觉得人们不管做什么不光要注重起点更要看好重点,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这份美好的心愿,走向一个悲惨的结局,想让自己做的好事能产生真正好的结果,的确很难、但我们不能因为它难就不搭理它,人人都以为做件好事并不难还觉得很简单,举个例子如见到一个乞丐就赏点慈心银子,但是,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社会习俗时,整个社会上将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乞丐,从而会导致耗尽无可挽回的社会成本,而这些本身能自食其力,并不需要靠乞讨为生的人或许最终也会变成乞丐。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可能,因为明明可以自食其力,为什么要当乞丐、当乞丐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如果你真的有产生这种感觉,你先静下心来去好好理解一下,我的这句话、当人性的贪婪被财富吸引时,这个人或许会丧失理智不在意尊严,什么意思、很简单假设一个人当乞丐一个月能赚七八千,而在一个酒店做服务员一个月只有两三千的时候,这人的眼前会出现两大选择,第一、收入高但没有尊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拖累品,第二、有尊严对社会也有价值,但是这人因为经济家庭负担总之各种因素,选择后者。
那你可能还会觉得既然这么多因素,这人也很有可能就是不得已才要当乞丐呢,如果真是、那我们不是应该去帮助吗?但是、你不要忘了、富兰克林“说过的话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其实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具备靠自身的本能而生存的能力,这点道理应该人人都懂,而且人们不管做任何事首先应该三思而后再做决定,而不是靠直觉这么简单的思维去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要客观看待自己。
当你们面对一个浑身破烂,满脸泪水的乞丐时,如果不是个极端的遇见,你一定不会理性的去思考任何问题?只会觉得, 嗯 ”这人很可怜应该给点帮助,这种帮助的确在表面上看去当然是件好的行为,但是,没有思考而以直觉做出的这种简单的判断,做多了也会引起连锁性社会心理效应,最终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或者可以说我们已经导致了,这种后果。
在我们藏区为什么?普遍存在那多乞丐,这或许并不是因为那些乞丐不乞讨为生,就真的活不下去,而是因为我们无知的善意给这群乞丐提供了,一种放弃尊严忍受屈辱就能获取更多资源的生存空间,一旦有这样的空间和资源,这个社会就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在这环境下生存的人,这很显然是哪些以为自己很善良很高尚的人亲手造成。
很多我们藏族人往往觉得,能用几块钱做件善事挺值得的,但是,你们打死也不会想很有可能,你们亲手会把一群人,葬送在一个像地狱般的生活环境中,这这种环境就是以乞讨为生的生活环境,看到这句话一定有很多人不服,甚至还会想如果没有我们的爱心,这些乞丐很就会饿死或冻死在街头,但是,我觉得不可能会发生这种结局。
只要稍微了解那么一丁点儿人类这个物种本身,就可以轻易的知道在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社会即便不存在,哪些假发慈心的行为,也不可能会发生哪些不缺胳膊不少腿的乞丐,饿死或冻死在街头的局面,而且这群原沉迷于乞讨为生的人,也将会获得一次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一样生活的机会,他们会将靠自己的智慧及双手还有努力和奋斗去创造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不能亲手剥夺这个机会。
这种生活不但有意义对整个社会也具相当价值,对于一人来说生活中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幸福和快乐,而人一旦失去了尊严,就会丧失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根源,这点道理每个人都懂,我们拍拍自己胸口扪心自问,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和尊重到底有多重要?
哪些套出几块钱表明上做点善事儿,以为自己很善良好尊贵的人,首先并不了解对于另一个人来说靠乞讨为生,是件非常痛苦之屈辱的生活方式,但是因为你们无知的善意,却吸引了他们饥饿的人性,导致大量人丧失理智迷失方向忘记自我,人们不知道自己无知的善意,代之以一种邪恶的礼貌生生的,剥夺了一个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意义。
很多人会觉得我给乞丐钱明明是为了,他们变得更好,我怎么反而害了他们呢?这根本就说不通啊?对“如果你真的这样想了,那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恰恰符合我人类的本能和直觉,但是,在200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过你的直觉很有可能是你的错觉。
其实持有乞丐这个名称的人,人人都知道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这个社会,他们是人类最底层的生存者,他们没有尊严没有权利没有地位,在社会眼中他们也是最可怜的小人,但这些人为什么还要存在?很少有人会去想这跟整个社会以及和自己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关系?也更不会觉得,这很有可能是自己的错觉所造成的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