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宋老师带来了2020年第四届郑州科技馆科学运动会即将举办的消息,经过科学组的讨论,我们决定1-6年级共同参加。
11月10日,我们邀请刘校助参加了科学运动会的教师培训会,培训会中将比赛的报名情况,预赛决赛的形式、时间及参赛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每个项目进行了解说。
11月23日,决赛的时间终于到了,四年级决赛时间为下午2点-5点半。比赛告一段落,现在来总结下本次比赛的经验。
首先是选定队员,先做调研,范围定为学习过机器人课程的同学,每个班级选出了一组两人的小队,再由这六组学生进行小车拼装比赛,分别从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速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判,最后胜出的为四(6)班梁永平和叶多地两位同学。他们两个人在选拔中通力合作,能快速领悟比赛规则并且第一次拼装后的小车运输速度就达到了10秒以内。
其次是练习,由于孩子们上午、下午和晚自习都有课程,老师的课程也非常多,并且11月17日,学校还要参加科技馆举办的培训,因此,我们只练习了两次,第一次是确定拼装材料,找到合适的零件,第二次是选择最优方案。我们在练习时整理出了2种组装方法,第二种组装方法加上重物后,速度能达到6秒以内。由于没有对比数据,因此我们也不知道6秒以内是快还是慢,但是我们感觉5米的距离跑到6秒以内也是很快了。
终于到了11月23日,决赛的日子。上午是李光老师带领的三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比赛项目是一样的,都是运输竞速赛,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赛场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参赛流程,练习时间,注意事项,特别是告诉我们可以多带一些材料,如果在赛场灵感突发,找到更合适的结构就能现场改进,如果只带需要的材料,那么到了之后,即使想改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午李老师回来后,还给我们的小车结构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并且告诉我们上午最快的小组时间为3秒01,这简直就是要飞起啊。着手改进吧,趁着孩子们中午吃完饭后的半个小时,我们将小车上的非必须零件都进行了精简,例如开关、宝石球、连接杆等,让小车的车身最轻。由于马达的转速是一定的,使用大轮子会让速度变慢,因此我们使用了小轮子,这样转速变大,也让小车的速度得到了提升。我们从6秒内跑到了5秒内,但是距离三年级的最好成绩还是有2秒的差距,这时的我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提高成绩,刚好出发时间也到了,我们就出发了。
郑州今天有雨,但是两个孩子的参赛热情依然非常的高,去往郑州科技馆的路上,一直在叽叽喳喳的讨论,一秒也没有停,我还是挺佩服他们的精神头儿的。来到科技馆后,入场非常顺利,每个学校都有一张桌子供孩子们拼装和练习,其他参赛学校的孩子们也非常认真,组装后在等候区进行练习,我们的选手梁永平和叶多地也将我们拼装好的小车拿了出来,在场地上练习,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车还可以继续精简,宝石球上共有6个连接杆,完全可以将电池、前后轮都连接在一起,通过改进,这次的速度更快了,而且跑起来也更加平稳。基本上都在4秒多一点,如果孩子们在比赛中不出意外的话,成绩基本上还是可以的。
终于轮到61号开始检录了,孩子们有序的排队,签名,由赛场工作人员带去了组装区,而我则留在了等待区,从这时开始,老师已经插不上任何手,全部要靠学生自己了。两个孩子用很快的速度就拼装完成,并且在自己的拼装区域调试,神情看起来并不是很紧张,我想如果是我的话,大概会有点紧张吧!
经过10分钟的组装和调试后,工作人员将孩子们带到了比赛区,还没一会儿,我就看到梁永平和叶多地出来了。
他俩特骄傲,也特兴奋的说“老师我们是第一个比的”
我想,不应该啊,按检录顺序来看,他俩应该是在中间的位置,不应该这么快就轮到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裁判询问谁先来时,他们第一个举手了。嗯,孩子们,你们果然是很放松了,第一个都敢来。
我又问“那成绩是多少呢?”
“4秒22”
嗯,跟练习时差不多,看来发挥出了练习时的水平
“这是最好的成绩吗?”
“嗯,是的,第一次我们跑歪了,第二次的成绩是4秒22,第三次的成绩是4秒54,取了最高成绩4秒22。”
“好的,非常棒, 我们去看看成绩排名怎么样”
没一会儿,成绩就更新了,4分22秒的成绩排到了16名,因为冠亚季军为前9名,看来是无缘这三个奖项了,于是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学校。在回学校的路上,孩子们依然非常兴奋,竟然在车后座上就开始了拼搭,拼出不一样形状的小车,拼出打蛋器,拼出电风扇,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就都拼出来试一试。
我突然在想,为什么在之前练习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如此多的想法呢?看来还是老师干预的太多了,如果我能更放手一些,时间更充裕一些,相信孩子们的创造力一定会让我大吃一惊。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过程,轻结果,相信孩子们经过这次比赛收获的是一份经历,收获的是一份担当,收获的是一份友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