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在细节里”(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是一句很深刻、并具震撼力的英文成语。据说这句话源自纽约时报在1969年给20世纪世界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写的讣告。
“魔鬼藏在细节里”是对凡德罗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他认为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凡德罗设计的剧院竣工后,他都要亲自去调试每一把座椅,以使每一名观众都能得到最好的音乐效果。
很多行业都是以细节为生,比如写作。好书中从来不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非虚构类的优秀作品中,都有大量高分辨率的细节。
有些细节让你千年之后都会潸然泪下:
《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只一句话就给人无限瞎想,当年的张君宝对郭襄,郭襄对杨过,各种感情都在这句话里了。
有些开始很平淡,但最后一句话就能直接击中你的心,比如这首王海桑的这首《爷爷是个老头》
打我记事开始,爷爷就是个老头
他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
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
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
我总以为,一个人再老,总可以再活一年吧 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
就像土垛的院墙
风雨多了,总有一天会塌下来
没了。
完了。
他的一生我也知道得很少
他说过一些,我记不大起来
就像他爱我很多,
我只是喊他爷爷
有的时候作者只是用了一句比喻却展现了TA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百年孤独》里有一句描写马孔多镇经过几年的暴雨之后潮湿的景象:
空气湿润得仿佛鱼儿可以从空气中游进屋内。
擅长写细节的作者眼光都很犀利,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之细微,常常让人目瞪口呆,倘若他们想讽刺某些人和事,往往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中学时代大家都学过的《孔乙己》为例,鲁迅先生上来就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短衣帮的顾客都是靠在柜台外面站着喝酒,穿长衫的顾客是在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坐下来慢慢地喝酒。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鲁迅惜墨如金的开篇,一下子就让孔乙己与众不同的社会身分突出在了叙述之中。多年以后,余华对这段描写一直念念不忘,他将《孔乙己》列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十大短篇小说之一。
钱钟书也是一位讽刺高手,他的《围城》里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比如有一段方鸿渐和赵辛楣到汪先生家里吃饭,在饭局上汪太太希望把把范小姐和赵辛楣凑成一对儿,刘小姐和方鸿渐成一对儿,然而事与愿违,赵辛楣和方鸿渐对这两位小姐皆无感觉,反倒是范小姐对赵辛楣颇有感觉。于是在饭后就有了这一段:
四人并肩而行,范刘在中间,赵方各靠一边。
走近板桥,范小姐说这桥只容两个人走,她愿意走河底。鸿渐和刘小姐走到桥心,忽听范小姐尖声叫:“啊呀!”忙借机止步,问怎么一回事。
范小姐又笑了,辛楣含着谴责,劝她还是上桥走,河底石子滑得很。才知道范小姐险的摔一跤,亏辛楣扶住了。
刘小姐早过桥,不耐烦地等着他们,鸿渐等范小姐也过了岸,殷勤问扭了筋没有。范小姐谢他,说没有扭筋——扭了一点儿——可是没有关系,就会好的——不过走路不能快,请刘小姐不必等。
刘小姐鼻子里应一声,鸿渐说刘小姐和自己都愿意慢慢地走。走不上十几步,范小姐第二次叫:“啊呀!”手提袋不知何处去了。
大家问她是不是摔跤的时候,失手掉在溪底。她说也许。辛楣道:“这时候不会给人捡去先回宿舍,拿了手电来照。”范小姐记起来了,手提袋忘在汪太太家里,自骂糊涂,要赶回去取,说:“怎么好意思叫你们等呢?你们先走罢,反正有赵先生陪我——赵先生,你要骂我了。”
……
忽然鸿渐摸着头问:“辛楣,我今天戴帽子来没有?”辛楣愣了愣,恍有所司:“好像你戴了来的,我记不清了——是的,你戴帽子来的,我——我没有戴。”
鸿渐说范小姐找手提袋,使他想到自己的帽子;范小姐既然走路不便,反正他要回汪家取帽子,替她把手提袋带来得了,“我快得很你们在这儿等我一等,”说着,三脚两步跑去。
他回来,手里只有手提袋,头上并无帽子,说:“我是没有戴帽子,辛楣,上了你的当。”辛楣气愤道:“刘小姐,范小姐,你们瞧这个人真不讲理。自己糊涂,倒好像我应该替他管帽子的!”黑暗中感激地紧拉鸿渐的手。
刘小姐的笑短得刺耳。范小姐对鸿渐的道谢冷淡得不应该,直到女宿舍,也再没有多话。
这段话初读起来只是感觉这是范小姐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再仔细读,发现这里面四个人的心态各不相同:方鸿渐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帮着赵辛楣解围;赵辛楣则是借坡下驴,趁机开溜;范小姐连使几个小心思就为和赵辛楣独处,结果都没得逞恨得有苦说不出;刘小姐则在一边冷笑。短短几百字把几个人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每读一遍都能让人有新的体会。我一直感觉这段故事是有原型的,不知道背后的当事人们如果看到这段话会做何感想。
钱钟书的这段描写初看就能发现一些端倪,有些描写初看起来波澜不惊再看就会细思极恐。所以很多人就很乐于挖掘这样的片段。比如对西游记的挖掘就很毁童年,有人就从西游记里读出了阶层固化。
在孙悟空大战二郎神这一回,有一段二人比拼变化的描写,二郎神先后变作雀鹰、海鹤、鱼鹰、灰鹤,孙悟空先后化成麻雀、大鹚老、小鱼、水蛇和花鸨。
你发现了吗?孙悟空变的动物都要比二郎神地位低一些,尤其在最后孙悟空居然变成了一只花鸨,要知道花鸨在古代被认为是鸟中最贱最淫之物(这可能是跟雄性花鸨在求偶时的动作过于张扬有关)。因此二郎神看到孙悟空居然变成如此低贱之物,就懒得再和孙悟空变化,于是现出自己的原身,取出弹弓,拽满了,一个弹子将孙悟空打了一个滚。
可见,作为草根的孙悟空,变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达到目的,而作为贵族的二郎神就不一样,变化的时候要顾及自己的身份,不能那么没有节操。这不就是阶级的烙印吗?
不仅仅是虚构类作品的细节打动人,非虚构类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细节。之前河森堡就分享过一段有关地狱的高分辨率描写,在他看来地狱就是光绪初年山西的样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光绪初年的山西发生了一场大饥荒。中国历史上经常闹饥荒,人相食的场景不绝于书。不过这场被称为丁戊奇荒的灾难,其惨烈程度还是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在这本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学著作《丁戊奇荒》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有一个外国传教士途径山西,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就想找一户人家要点吃的,于是传教士就走进一间民宅讨饭(连洋人都不得不要饭了,可见饥荒有多惨)。结果这传教士刚一进屋差点滑一大跟头。他低头一看,原来地上爬满了一层的蛆,因为这家人全家都饿死在了屋里,没人给他们收尸,全家烂在屋里,尸体上的蛆已经堆不下了,苍蝇没地方下新的蛆,所以新蛆只能噼里啪啦地从尸体流淌到地上。此般惨剧,难怪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经说过“就是地狱也不过如此了。”
读书就是这样,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多积累一点这样的读书细节,日后定能用得上。
那么,你在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是哪段呢?欢迎你在评论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