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习习惯,首先听完本周课的音频,我还是有点得意的(虽然这种得意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自卑,没有自信的人。听完音频后,我以为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够好的,自己一直是落后的,所以这周课程我好像提前学习了一样。但一字不差的开始阅读后,起了一身冷汗。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我的自卑不是感觉到落后,而是对自己的否定。同时,我又是一个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多时候,看不上很多人,看不上很多事情。总觉得别人做的也就那样,做的也不是非常好,带着批判主义的看待周围。这可能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成长在一个围绕这批评指责,认为一表扬就容易让人骄傲自满的教育环境中。所以自己即有被长久批评的自卑,又有批评别人的那种自负。
两个都不是好事,前几周的课程,让我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因为我开始着眼未来,努力成长,打磨耐心,我的自信建立在对老师的自信上,通过学习财富自由之路的课程,我看到自己前进的路,所以有了自信。这周老师打磨的“落后”的概念,将彻底粉碎我的自负。
一、摘抄笔记/个人体悟
1.原始错误的落后概念:几乎每个人都自认高于平均水平,我们通常凭感觉认为,超过平均就是不落后了。
心理学研究:“乌比冈湖效应—“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觉得什么都高于平均水平”。邓宁-格鲁克效应: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选的自我优越感。真正领先的高手会格外的谦逊。
现实:平时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于去做。真正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手,他们知道达到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不会忙目骄傲。
反思:当我告诉别人我的薪资水平,都会说,在西安算中等水平。在告诉别人我的学历,我会说本科。在告诉别人我是怎么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我会回答,基本能够认真较好的完成某一项工作。也就是说,我的意识潜意识都在告诉我,虽然我没那么非常优秀,但是好像也差不多,中等吧。这个中等,在我看来是稍微高于平均水平的。
如同谦虚绝对不是自卑,落后也不是自我否定。只是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最近一直学习,认识自己,就是明白自己的状态。落后就是一种通过环境来判断的结果。
有一个事实是,在我“读了”很多道理之后,我开始有点看不起那些没有读过这些道理的人。我以为自己不落后了,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感觉,因为我没有做到,只是接收了那个信息。没有做到的人容易瞧不上别人,只有做了,才知道,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容易,不会轻易瞧不上别人。比如减肥,我减了25斤左右,我做到了。就知道了减肥这件事情是很容易的(只是持续慢跑,管控饮食,就这么简单),但同时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需要持久的坚持。所以我不会忙目的否定别人,因为我也曾经和他们一样反复,因为我知道只要做到坚持,每个人都能保持自己的体重。同时我也看到了更高的世界,那就是身体素质而不是体重管理。做到的人,做好的人才是知道。
如果不能做到某一件事情,或者没有做过某一件事情,最好不要对做不好这件事情的人点头论足。你可以对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一定不要做,因为在那个行业里,没有做过的人永远是最落后的人。比如我们可以对食物好不好吃发表观点,但是不要对食物有没有做好评论,因为我不会做。
2. 乌比冈湖效应深层原因是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感知到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之上。
现在,通过互联网,我们被链接,我们都可以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舒服前的还是深刻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认知和方法。
当每个人都链接在一起,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甚至这种渴求已成为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这也是为什么知识付费现在大行其道的原因)。
反思:世界变大了,井口也变大了,只需要轻轻一跃就能看到很多星空。从此也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有时候这种差距非常大,大到认为那些非常成功的人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比如马云,比如李笑来老师等等那些大牛。而当身边也出现了一些相对成功的人,比如有一个同学进入了国务院办公厅,有一个同学创业非常成功,有很多同学即便是高中不如自己,大学之后取得的成就非凡。这个时候自己出现了焦虑和嫉妒,没错,就是嫉妒。于是自己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家庭环境啦,富二代啦等等。或者干脆在心里屏蔽掉那些人,彼得潘综合症一般的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曾经的自己就是这样度过了很长的时间,沉迷在网络小说,游戏和幻想的世界中,瞬间的快感,无穷的痛苦。
当我慢慢的清醒,我知道,我再也不愿意过那样的人生,因为那样的人生,除了快速的走向自我毁灭以及未来无穷的痛苦,没有别的出路。同时,我也开始追逐一个全新的人生,虽然很辛苦,但是我相信时间的朋友,相信成长的复利,相信李笑来老师。直面这种差距,直面自己无比落后的现实。时刻保持这种危机感!
互联网让我们拥有了看到更大星空的机会,要勇敢的去看世界,要客观的去观察,发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大范围还是小范围,既要做到不忙目骄傲,也不必妄自菲薄。客观的了解自己的位置,能让自己活得更加明白。
3.教育体质中及格线是60而不是50,其中10分是一种修正参数。明确的告诉我们40%以后的都是落后。但这其实也是一种“虚情假意的宽容”,一种温水煮青蛙。
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知道,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20%以后就是落后。二八定律也是100年前的理论。
现在,实际上,很坑百分之一之后就是落后;
将来,很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比如人群中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的人,有能力、有机会掌握大数据技能,并且利用这个巨大又是获取更为巨大的回报。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一之后的人都是落后的,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
对于很多人,自以为超过平均水平,就会有优越感,比下有余,经常自我安慰,最终会发现自己在假象的优越感汇总,和别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反思:这段话很长,但我必须记下来,因为我要清楚的看到,自己如何从50%的平均水平之后,到考试时的40%之后,再到二八法则的20%之后,最后到被大数据研究、引导、赚取的万分之一之后的。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不敢面对的。这个过程清楚的告诉我自己,什么是落后。
警惕自己产生的优越感,因为很可能是我没有认识自己,没有看到更大的世界和现实,从而产生了莫名的虚假的优越感。同时很有可能是因为在更大的世界我只去关注那些不如自己的很多人(因为基数变大了),所以放弃和别人的比较,只对自己进行比较,比较自己的位置有没有提高,有没有落后,这也是眼光对内自查自省。
4.感知范围的变化,是基于每个人的心理,同时也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是看到更多优秀的人之后的奋起直追正向激励,还是看到更多不如自己的人,世界那么大,总有比我差的这种鸵鸟心理。
反思:井口的大小是由自己决定的,去不去看更大的世界,也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第2步,看到了更大更现实的世界,是去比下有余,还是比上不足,仍然取决于自己。目光向内看,看自己的地位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较,看到落后,对内自查自省,自我成长。
只要眼光对外,人类的天性,都会选择比下有余的安慰,为了追求安全感和舒适区的天性。用理性去超越人性,看到更多的进步和成长空间,拥有更多的动力,这也需要自我调节,按照心流的状态,看到了那么落后的残酷的现实,焦虑和痛苦都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焦虑和痛苦之后的行动,不要把自己放进恐慌区,一点点的走入挑战区,扩充舒适区的边界,这样是充满了动力,同时不会太过的触动人性。
5.落后的现实非常残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会因为那痛苦而挣扎,还有希望;不知道的人,没有痛苦,却也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等于已经死去。这也许会令人焦虑,但恰当且足够剂量的焦虑,也称为“危机感”。我们一定有办法解决“危机感”而来带来的焦虑。范围的大小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范围选择的目的只是为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不应忙目骄傲,也不必妄自菲薄。
反思:本周讲的看似是落后,实则核心一个是认识我自己,另一个是危机感。
通过看到更大的世界(范围的选择),认识我们自己的地位。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距离财富自由还有多远,知道了未来可能在万分之一后面就是落后。也可以知道自己每天思考留言,超过了绝大部分人。这都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包括认识到正确的概念。
古人讲居安思危,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才能活在未来。至今记得在罗胖的跨年演讲中,他说现在谁不焦虑,BAT足够大了,但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或者扎克伯格等等这些现在在人类食物链顶端的人,每天都很焦虑, “每天都想一个孩子一样从睡梦惊醒”,“用望远镜去寻找对手”,“愿意用自己的工作去换取对手的业务”……这些都是危机感,或者说都是他们看到了对手的强大,或者说看到了自己落后的现实,这些顶级的人都如此现实且恐惧,作为一个最普通,金字塔下端的蓝领阶级,又怎么能被乌比冈湖效应所懵逼,夜郎自大,又如何能不看到自己巨大的落后呢。
看到落后,直面自己的恐慌和焦虑,接受他们,保持危机感。然后努力成长。我也相信笑来老师会有办法解决,因为他就是那样一个从落后一步步成长为财富自由的人。
6.看到了过去的朋友,现在活在另一种世界里,有些人可能会下意识的说,当年我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强呢。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的“差不多”,如果我们真的踏着对方走过的道路,重新走一遍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容易。
总是差不多的人。是因为他们从没有跨入领先的领域,会低估制门槛的高度和难度。最直接破除误区的方法是,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20%、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这样我们就会破除其他事情上的差不多。
反思:两方面,一是我周围也有很多现在只能膜拜的同学们,当年看似我们差不多,现在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因为他走过的路真心难走,对于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应该抱着敬畏的心,因为舞台上闪光的每一分钟,都有背后无数的汗水甚至泪水。
其次,虽然我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但是经常面对苦难,最后还是说了一句差不多了,所以感觉没有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减肥没有完成身体的蜕变,阅读也一直断断续续,更不要说自己的专业技能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敌得过时间,没有耐得住寂寞。就像跑步,开始跑了,就超过了很多人。但是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成为吃饭喝水一样的必须,才是做到了足够好。
面对持久战,警惕我的差不多。
7.我们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早晚有一天,做到不再为了生活必须出卖自己的时间;早晚有一天,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的人。
反思:财富自由的目标,以及不落后的目标。其实是一样的,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必定是前百分之二十的,前百分之二十的人必定是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或者可以轻松实现财富自由的人)。百分比的基数,即包括周围的人,更说的是,因为互联网,我们能看到的“整个世界”。
8.无论是看文章,看得到,健身锻炼,只要做了,并且坚持做。就能够进入前20%。不必担心自己现在还不够好,我要做的可能只是保持耐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做一次前5%并不难,重要的是能不能一直保持这个优势。
总体来说,这个世界还算公平,真正付出的人最终会领先。即便结果来的比较慢,但一定不会辜负每个人的努力。
反思:做对的事情很重要,做对的事情很重要,做对的事情很重要。重要的话说多少遍都不为过。找到对的事情,就是更新概念,找到对的概念
比如阅读:重视阅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真正尊重知识的人永远是少数,他们也不太会记得自己读了多少书,读书知识一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不是来比拼和炫耀的数字。
只字不差的阅读的意义在于,阅读的时候要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是否真的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将文章的内容放到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去理解。
比如留言:留言代表的是思考,对于一篇文章,只要思考了,就会超过大多数人。
比如沮丧:沮丧没什么不好的,该沮丧的时候就沮丧,重要的是沮丧过后的行动。
比如反思:反思是人类重要宝贵的能力,只有反思,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明白落后,才有机会改变自己。反思这种事情和看书一样,别太追求数量,质量才是关键。
比如差不多:最好的自我麻痹,因为从没有跨过门开,大部分都习惯性的低估了门槛的高度,认为自己已经很接近,再迈一步就能顺利踏入领先的行列。打破差不多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体验,就会破除差不多的幻想。
我开始有点明白,一开始老师说的个人操作系统是怎么一回事了,那就是找到对的事情。知道如何去做才是对的事情。
二、作业回答
1.也许我的专业能力,在自己的社交群体中是前20%,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从事这个专业。所以基数的对象非常重要,拿人类的智商和动物相比,拿人类的身体和动物相比,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必须在同一纬度上进行对比,那么我想自己很缺少这方面的能力。也许总结和反省的能力算可以,但做不到20%。顶多算40%。这40%,只是自己比别人多练习了很多次。
对了曾经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想我做到了身边群体的20%。当时的方法就是,去学习,超过80%的人。去认真完成作业,超过60%的人。去加大学习的量,不断刷题,超过80%的人。去总结规律,去系统思考,掌握记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超过90%的人。
小中见大,虽然当时能够做到我的群体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世界,也许我将视野放在全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可以只有在高考的那一次,我知道自己在全国的水平了。所以要达到不落后,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群体中对比和努力也很重要。
2.我试图去学习数据分析,去接触大数据,方法就是报培训班,但是没能坚持。所以还是没有做到。任何一项能够做到20%的技能,除了大量刻意练习之外,我想一定是需要注意力集中和深入思考的,也是需要一定方法论的。
3.我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是有变化的,但是变化很大还很难说,直观体现到自己的挣钱水平。好吧,这种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但是我笃信的一点是,只要按照我更新的观念去不断实践,去反省自己。一定会有那么一天,我被自己吓一跳。
注意力的投入非常重要,只有将自己珍贵的最宝贵的资源投入到成长上,才会有收获。
4.如何摆脱焦虑,按照之前的课程,我想想。
首先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早晚有一天,不用为了生活必须出售自己的时间),从而坚持时间出售的原则铁律:放在成长上,放在价值上,放在耐心上。
用自己唯一的且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去换取这些成长,去获得收益。避开三个注意力大坑。
在这个过程中价值比较:注意力>时间>金钱,所以用钱去买时间,用时间去换取注意力。
同时放弃追求绝对的安全感,用这部分放弃安全感而解放的注意力去深入、全面的观察和思考。
活在未来,看到未来的走向,笃信,然后实践。
成为贵人,努力做遇到贵人的事情,获得成长的加速和支持。
认识投资,懂得如何成为站在资本之后的人。因为投资产生收益。
认识落后,直面焦虑,用危机感为自己附能,让自己充满动力。
车日路。日就是最终的目标和方向。路就是时间交易的法则,我的资源,交易价值比,如何获得成长加速和成长动力。
车就是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如果符合了路的设置,就能朝着日的方向奔去。
三、实践感悟
这一周,自我审视。我的那些方面我自己有幻觉,竟然误以为自己在平均水准之上。平均水准。(没有做到每天审视)
1.专业技能中,我经常感觉自己懂得更多,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这种自满恰恰反映了我的水准不一定高。
2.在得到学习的过程中,我以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也许在输出的结果上,我是超过了很多人,但是在实际应用的维度,自己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成就,也就是没有习得。没有习得,写再多的东西也是枉然。或者如果我写出来的东西能够争相传阅,对别人有很大帮助,那也是我在写作这个事情上做到了足够好,实际并非如此,我写的东西别人会觉得很多意见,而我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3.如果哪一件事情上我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觉得别人做的也就那样,很有可能,我其实是落后的,低于及格水平的。这是对乌比冈湖效应的心得。
4.如果哪一件事情上我能够不断听取意见,不断持续,我想这件事情上我还是及格的,最起码不落后了,因为我感受到了过程的困难,也体会到了成果。比如减肥的道路上,到现在自己体重比基本正常,仅仅是减重的路上我是有成果的,但是同时我也知道了减重不是最终目标,距离身体健康的里程碑我还差很远呢。
四、提出问题
1.落后其实是一种心态,通过更正落后的概念,我知道了要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同时将焦虑转化为紧迫感,给自己提供动力。如何结束落后,只要做对的事情,然后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会不断地提升不知道理解的有没有偏离原意?
2.成为万中无一的领先者,最可能从哪个方向突破?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网友评论
1、就减肥这件事来说,能减肥成功的人定能成大事,看好你
2、就学习态度来说,你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笔记认真,思考深入,跟你一比,我像学了个假习
3、个人感觉你不用妄自菲薄(这个词可能用的不太贴切),带领大家学习课程有很周到的安排,笑来老师对落后的定义,我看着有点触目惊心也许我没在他的那个圈子,感受不到那么大的竞争,但只要在自己的圈子保持进步,保持持续的进步,我觉得就不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