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渐入真道. F

渐入真道. F

作者: 忘我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3:32 被阅读0次

——记武当太乙神剑门研究会会长张桂生

刘文中

一本古香古色的武术专著《武当太乙神剑门真宗》时而置于案头,时而置于床头,时而盘桓于脑际......这本书是久闻其名无缘谋面的奇侠关亨久大师著,好友张桂生编写的。在书的首页留有张桂生颇有书法功底的题字:文中仁弟雅正  张桂生赠  2010年3月3日

从接到桂生兄赠书那天算来,与桂生兄相识已二十余年矣。相别多年后又相逢,桂生兄在实现自我的人生追求上已经卓有建树:他于1980年列入武当太乙神剑门第十七代掌门关亨久先生门墙,成为第十八代亲传弟子,1996年被评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1998年获国家武术六段,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武当太乙神剑门研究会会长。

我和桂生是同龄人,又曾同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在与桂生交往中他给我的印象像浮雕一样,有着时间都无法轻易抹掉的深刻印象。

桂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桂生嗜好武术为人所众知。据和桂生同在刑警队工作的同志说,桂生在单位值夜班从不脱衣上床睡觉,而是和衣侧身而卧,自称“睡罗汉”,这样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等待任务,同时兼练内功。我也从少年开始迷恋武术,就相约和桂生关系好的刑警队的同志到位于丰台桥南的桂生的家中相聚,以谈武为乐。那时候我知道他练的是“三皇炮锤”,还见他家中有一根茶杯口粗丈二长的白腊杆大枪。不好轻易摆弄人家的心爱之物,但上眼一看那大枪的粗细和长度量不是一般的练家子能耍得起来的。可见那时,桂生的功夫已有所成。

又过几年,在丰台镇中心的一个临街小院内,桂生办起了武当太乙神剑门研究会,也就是武馆。那是个夏天的夜晚,我又去看他,他的办公室内倚墙而立,顶着天花板的书柜放着薄薄厚厚的很多的书籍,大写字台上有笔架、纸砚,墙边那杆让人望之心惊的丈二长矛仍横桓屋内。不禁暗自叹曰:依旧是乃文乃武,有张有弛,暗合刚柔相济之大道!他邀我围着院中小桌而坐,喝着他泡制的人参酒,然后听他谈心法、拳法、步法、身法等。在那个夜晚,我知道了神奇的武当太乙神剑门,知道了关亨久武学大师,知道了练字就是打拳的“字拳”。桂生衣袂飘飘演练了转功、身法和字拳中的“大”、“上”和“下”的技击方法。

后来,桂生辞去了公职,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研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武术的事业中去了。以后,听说他到顺义开办武馆,后又在《武魂》杂志上看到桂生撰写的关于武当太乙神剑门的论著。我主要从事文秘工作,看了他的武学论著,我不仅折服于他拳法、拳理、拳技和他神光内照的练武神姿,更为他简洁活泼富有哲思的文笔脱口叫绝!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有迹可循的,有的因难于诠释而统归于“宿命”。初识桂生时,他还在丰台镇派出所工作。由桂生执掌的丰台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当时很热闹,像个红火的店铺。桂生是个有热情、有人缘,开朗随和的人,他整天忙碌着为各行各业的人排忧解难。有几次到他那儿闲坐,都见他很忙。我则观赏他挂满办公室墙壁的名家书法,留有印象的名家书法有贾松阳、韩绍玉和杨再春的珍贵墨宝。但久久留住我的目光的还是桂生自己书写的条幅:“天降将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当时感到,桂生那隐逝在平易随和下面的内心世界有着博大的志向,他是一个多思深思特立独行的人。

有一次,见他和人喝酒,他用小杯逐一敬全桌十来个人,敬一人便将一小杯酒先倒入身前的一个大号玻璃杯内,待汇集了十几杯酒后,举大杯一饮而进。酒以品人,其豪气如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在闲谈时,他豪气干云、蔑视世俗地说“大踏步地往前走,那怕撕破裤裆”。他当时的神思气韵使我联想到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感到他的心智已走在了现实的前面。爱好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桂生嗜书、嗜武、嗜书法,加之卓尔不群的天性,似乎注定他的人生道路不会是平坦和顺畅的,而很可能是纵身波峰波谷的弄潮儿!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在追求幸福祈祷平安。殊不知往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注定是平庸无奇的。具有超常的意志和超常的毅力是成就非凡功绩的第一要素。

桂生嗜好读书。在插队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靠着工分那微薄的收入陆续买齐了当时流行的48册厚如砖头的马列全集,如今这些大部头的经典巨著还不落纤尘地排列在他的书柜之上端......以后读书习武伴随着他的成长,伴随着他步入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从阅读中国历代史起步,广泛阅读了西方许多名著,后又被中国武侠小说《雍正十三部》、《绿野仙踪》以及中国的仙学古籍《八仙得道》所深深吸引,随着读书兴趣的加深和思想的拓展,桂生又将兴趣和精力渐渐集中在了古老的哲学典籍《庄子》、《老子》和《易经》上来,使以往自发宽泛的知识在哲思的贯穿引导下渐入融会贯通,渐渐品读出了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体味到了顿悟的感觉。

桂生嗜武。桂生自幼随祖父习武,常言道,小时候喜欢吃什么这辈子都会贪恋这一口儿,更何况博大精深、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术往往一粘上就会在血脉中扎下深深的根系来。他于1972年师于张庆云先生习练三皇炮捶,那根一直跟随着他的丈二大枪见证着桂生多年来习武不辍的历程。武学的魅力恰如男女相恋往往一见面就胜似人间无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桂生与武当派关亨久武学大师相遇,使他一下就迷上了底蕴精深的中华武当绝学,恰恰是武当太乙神剑门容纳了他痴迷的武的境界、书的境界、书法的境界,以至易理的境界、哲思的境界,直致人生追求的境界,简直将他的体魄心智和灵魂都融了进去。

自从结识了关亨久大师后,使他对中华武术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懂得了习武与修真的联系和区别,渐渐体悟到了修身为本,习武为末,以及修身的扶正祛邪的大道和克敌制胜的习武之谋略胆识。

武当太乙神剑门一直以家传的方式传承以至传播不广。桂生深感自己冥冥中似与此门武当绝学有着不解之缘,他多次自问:莫非我桂生本是为此而来,为此而活的?自他不负恩师重托执掌武当太乙神剑门后,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越来越重地压在了他的双肩……为全心修炼武当太乙神剑门功法,桂生忍痛放弃了他心爱的公安工作,无奈失去了家庭的天伦之乐,远离物欲的滚滚红尘,潜心习武修真,决心为发掘传承发扬中华武学瑰宝奉献出毕生的心力!

几次默想与桂生相处的不同阶段,不知怎的曾不倦咏颂的道家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几句话常常浮现心头:“欲既不生,心自静矣。心既自静,神既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观桂生兄当今的心境风采,感觉他已“渐入真道”。衷心祝愿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的武学文化上做出独有的贡献成为新时代的“得道”真人!

相关文章

  • 渐入真道. F

    ——记武当太乙神剑门研究会会长张桂生 刘文中 一本古香古色的武术专著《武当太乙神剑门真宗》时而置于案头,时而置于床...

  • 10月7日笺谱小楷日历277太上老君常清静经7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 读《清静经》6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如此清静,渐...

  • 10月8日笺谱小楷日历278太上老君常清静经8

    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倚杖柴门外,迎风听暮...

  • 短文|21天晨起读书计划第十天(007第67篇)

    今天,晨起颂读《清静经》,1小运动。 夜静时,独享阅读,分享《清静经》第十段见感思行: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

  • 儿时的酱油香 I 古老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想念一道菜肴 f f

  • 道真

    乾坤暗,日月昏,世事从来乱纷纷。 要想永把快乐留,且听吾来道个真。 闻道容易信道难,不舍世福总枉然。 名利财色死时...

  • 真道

    【每日一信】教导孩童明白真道 在这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时代,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尽管不容易): 勤奋而不依赖,是真...

  • 无题·平水真韵/天行健

    变幻阴晴假亦真, 微风渐入惹花嗔。 欲借杯酒酬明月, 羁旅漂零一闲人。

  • 晨临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周末的清晨。 临帖。 原帖。 临文: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真静,渐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入真道. F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x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