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小吕,“早知道”就能赚更多的钱吗?
小吕:老师,这个问题我可以讲很多。“早知道”就多买房,准确的说就买套房。
老师:很多人其实都有这个念头,很少人会认真思考和反思:这样的念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有什么影响?若有不好的影响,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将来受到同样的影响?
小吕:其实,我也明白你上次说的,“早知道”一点都不值钱,只有行动才值钱,行动也深受“认知差异”的影响,总之还是一件事情的认识浮于表面。
老师:你很聪明,我就是想强调,“知识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有一些知识,越早知道,收益就越大~比如说,8年前知道比特币肯定比现在知道比特币更赚钱。
小吕:那还不是回到早知道。
老师:对于那些有行动的我,能够相对正确行动的人来说,当然越早知道,越赚钱啊,这就是“知识的时间价值”。我有一些研究心得想跟你们分享。
1.现在回头看,那当然是一个机会,但是当时,没人确定是个机会,我当时是莫名其妙相信这是个机会,不过也没有研究透,总是一边买,一边研究。
2.基于过往的知识和经验,我基本上可以通过挣扎比较深入地理解那个机会,不至于“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场”。
3.我恰如其分的富,是因为我没有穷到连十几万美金都拿不出来~
4.那个时候,我不缺钱,但实际上是恰如其分的穷,因为我没有坐拥亿万资产的地步,那个时候我要是有那么多钱,是不会对总市值不过几千万美元的“股票”感兴趣的。
5.幸运的是,从2011年我购买比特币之后,我一直在成长,所以当“那实在是太大的变化”出现的时候,我能够hold得住。
小吕:我很佩服老师你的操作,更准确得说是佩服你的智慧。你恰如其分的关注,恰如其分的购买,恰如其分的研究,恰如其分的坚持,666
老师:一个铁定的事实是,“早”本身不是核心价值,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长期增长”,不过很多人在铁宕起伏的行情里渐渐出局。我们现在看历史,一切都是确定的,所以自然幻觉:我要是这么做,我早就成功了。做为投资者,在任何领域的“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一步而已”,绝大多数人“到时候”就明白自己有多差、多弱了,这是个真正的丛林。
小吕:投资领域真正是丛林,没有打算提升自己实力的人,不要进场。如果我要进场,先得学习什么样的能力。
老师:早点入场,边买边研究,早期不要使用杆杠。
小吕:如果没有要知道,那么接下来要如何面对新的局面。
老师:现在很多人都听说并了解了“先发优势”这个概念,就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先发优势”,全然忘了“先发优势”只不过是优势的一种,而且有时候“后发优势”可能更厉害,我的“一块听听”就是基于后发优势建立起来的。
所以,是不是“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事实上很关键的在于是不是“长期对”。所以接受“刚刚才知道”的冰冷现实,好消息是“后发”也可能有优势,至于优势在哪里,要視当时的情景而定。
我以前只认为没有“早知道”,只有“事后诸葛亮”,想不到后发也可能有优势,主要不要太思维定势了。就像老师说的,对很重要,一直对更重要。在进入投资领域之前,我想我很有必要把这本书研究透。我是会种菜的荷兰豆,我只专注两件事情:不断更新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变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