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继续鞭笞自己,像一头老驴般向着没有终点的未来使劲。唯一的终点,便是衰老病痛和死亡。
人已经失去了梦想。唯一的梦想便是安逸。人为何要有梦想?不谈梦想,活着是为了什么?
活着便是活着。既然活着,便不去想死了如何,而是想如何活得更好。而什么样是更好,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人的想法容易随着时间、随着阅历、随着人生经验发生变化,年少以为为社会做贡献便是最好的活着方式。
年纪渐长,发现自己谁也拯救不了,连自己的水深火热都无法跳脱出来,此时更好的活着便是不必强求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做自己愿意付出时间精力而感到快乐幸福的事。
但是这种精神意愿实现的前提是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难以想象,人每天仅仅为了活着而奔波,便完全没有实现精神自由的可能。
这道理年纪稍长的人都懂得,但真正能做出改变的却很少。精神自由,永远是件遥不可及的事。不仅仅是因为物质基础难以满足,而且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外界的“美好事物”实在是太多了。每天眼花缭乱,今天因此物感受到了快乐,明天便又不足为奇,继续为新鲜的事物迷倒。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永远有东西吸引(转移)注意力,打断专注努力。
任由自己被新鲜事物吸引,必然会导致一事无成的表象结果。事实上,广泛涉猎并无过错,但你又在遗憾探索的深度不足,便似一种无理要求。
实际上我愿意追求这种广泛涉猎,不爱深刻探索,因深刻探索总使人疲惫,花费时间多,得到的少,让人感觉吃力不讨好;而广泛涉猎便可泛泛而谈,有一种伪装的渊博感。
对于职业来说,深入探索学习是必不可缺的;你的深入探究能力决定了你最终站立的高度。而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如此匮乏,自是与他人相差巨大。若无优势可言,为何要在这一条路上走到黑。
可是往往巨大的利益使人不得不走上这条路。虽不如他人,但可安生过日子,便也足矣。社会要求既如此,我也无改变的能力,便也只能接受。
到最后,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而已。至于更好地活着,我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去追求。而未来会不会有这样的能力呢,亦是未知之数。
既来之,则安之。若执念于“不得不”,而感世事苍凉、世事不随人愿,便有轻生的想法,而不是让自己更堕落了一层。
起码还能活着,便还有机会努努力好一些活着。若不努力,便是苟且活着。毕竟也是活着,努不努力,全因更好地活着的目标值不值得这样的努力;又或许是,我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努力;或者说,我再努力,真是能达到“更好地活着”而不只是被社会欺骗着努力罢了?
这还是需要自己去掂量的,什么是“更好地活着”,我能做到什么程度的努力,我的努力和“更好地活着”的关联性有多大。
这三个问题,又像是笼统而无解的。
我不努力,便不算“好好地活着”吗?我做到这程度的努力,是我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吗?至于关联性,也只有实践能出真知了。一次的失败不能代表关联性的失败。多次的失败可以代表吗?究竟世事之间的逻辑何在,叫人捉摸不透。
或许我确实把内涵放得太大了。捉住实际问题,如我现在需要做这件事情,为了得到某种利益,我的行动对应的收益是否最大,那我便可以去做这件事。
虽然太过功利主义,但放着获益这么大的事情不做,而做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是否也是一种愚蠢呢?
无足轻重的事情也许是可做的,但起码不应该在危急关头去做,不然就实属对自身命运太儿戏了。这是大概有些逻辑思维的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