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4920/f0fe08c2a680f57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4920/e41ab157dd467808.jpg)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接任临时CEO之职,拍摄了一支广告,名叫“不同凡响”。
取名“Think Different”,其实意有所指,因为当年苹果的主要对手不是三星,而是IBM。而IBM的长期口号是“Think”,所以“Think Different”显然是冲着IBM来的。当年IBM很强大,苹果还很小(市场占有率只有4%),因此把自己塑造成巨人的对手,有效抬高了自己的声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4920/7c6cbfaa5979c5f7.jpg)
然而”实质价值”是铁板一块,几乎动不了,至于“认知价值”则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支广告的设定很清楚,它就是要倾尽全力改变苹果在人们心中的“认知价值”。
当年的时空背景是这样的,乔布斯离开苹果十三年了,那一年的苹果给人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他不再是乔布斯草创之初的、目标是“改变世界”的苹果了。
所以乔布斯拍摄“不同凡响”这支广告的方向非常明确,他要重新擦亮苹果的目标——“改变世界”,于是他找来了十几位曾经改变世界的名人来助阵。短短一分钟的广告里,拼贴了十几位领域的天才:爱因斯坦、鲍勃·迪伦、马丁·路德·金、约翰·列侬、爱迪生、拳王阿里、甘地、玛莎·葛尔姆、毕加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4920/75427e2a5a0c3bc9.jpg)
随着一个又一个天才的影像出现,背后有个声音娓娓道来,那是乔布斯的声音:
他们特立独行,
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事生非,
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不人云亦云,
他们不墨守成规,
他们不安于现状,
你可以称赞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
质疑他们,颂扬或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事物。
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
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
他们推动人类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伴随着广告最后一句“只有那些疯狂到自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所出现的影像,不是世人所熟悉的天才,而是一位平凡的小女孩。小女孩张开了紧闭的双眼,仿佛预告下一位不同凡响的天才即将诞生。
把苹果和“改变世界”的人牢牢绑在一起,这一招实在太强大了。
一般广告砸重金找明星当代言人,这件事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但如果一次能找到十几位明星代言,那就很了不起。如果还不用付一毛钱,那就是天大的了不起。如果这些名人都已经过世,那就不是天大的了不起,而是不可思议的了不起。
苹果的广告,表面上是赞扬这些改变世界的天才,然而实际上它是迂回地美化自己,把天才的特质,“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惹是生非、格格不入、不人云亦云、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疯狂到自以为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一点一滴“偷渡”到苹果这个品牌。
随着广告的反复播出,它起了强大洗脑效果,进而对观众产生了恐怖的“制约效应”。日后,人们只要一听到苹果,就会立刻浮现“改变世界”这个关键词。
这个效果太惊人,从此苹果自动升级神,而他的竞争对手,全部降级为贱民。
贱民的产品是为了钱,而苹果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来,两者的核心价值差距太大了。
苹果的认知价值里在短短的一分钟,几乎不花一毛钱的广告里,不只被重新擦亮,简直就是镀上了一层金。不,是脱胎换骨,成了神一样强大的品牌。
今天分享到这里,下一节课讲“苹果如何抹黑对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4920/8e6e6c4caf693a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