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问我清明有什么计划,要不要出去玩。他说要是不出去,我就只能在天府大街上骑共享单车了。言外之意就是有没有活动出去玩。因为当时还没想好,就回复朋友说,还没有计划,现在离放假还有段时间,再看看。
之前有看过一个爬山的活动,但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这个世界最难的选择也许就是都可以,而我犹豫的原因也是这样。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是感觉还可以,就在去和不去之间一直摇摆。想着好不容易休个假,有一天要去上课,如果还去参加爬山的活动,整个假期基本上就没什么休息时间了。但自己想象了一下,如果不出去,我的那一天会怎么度过。可能就是睡一个懒觉,上午十点多起来,然后梳洗,点个外卖,早餐午餐一起吃。然后就刷手机,刷累了可能下楼走走,然后继续耍手机,搞到半夜又昏昏欲睡。假期的一天可能就这样过去了,虽然会感觉比较轻松,但会很无趣,对自己的成长似乎没有任何价值。
但如果这一天,选择出去爬山。我可能会五点多起来,洗漱,坐车去集合地,然后坐大巴到目的地。和朋友聊聊天,锻炼一下自己,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如果巧的话,还能认识些新朋友,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可能行程累了一点,但收获会多一些。思来想去,还是不要让自己太舒服了。如果过得太轻松,自己可能就在走下坡路了。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自己的惰性斗争,一个选择,一个变量的改变,能产生多大的变化,无法预知。如果有机会可以出去走走,增长些见识,就尽量出去。因为机会总在不断的尝试中产生,总比待在家里,和自己相处,很难带来较大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