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14:54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38天早安问候。

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害怕的事物。

有的孩子怕妖怪、怕怪兽,有的孩子怕鬼、怕黑;

有的孩子怕狗、怕鸡、怕虫子,还有的孩子则是怕穿白大褂的医生、穿警服的警察.......

不少孩子甚至在长大成人后,也始终无法战胜这些恐惧。

孩子怕黑、怕鬼、怕怪兽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孩子所有恐惧,都不是空穴来风。

第一,“泛灵心理”的影响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把身边很多事物当成有生命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比如:

“小树被风刮到了,都哭了!” “汽车停下来了,走不动路了!” “小凳子摔倒了,一定会很痛的!”

很久前,新闻中报道过一个三岁的男孩,玩耍时手指不小心被单车的链条卡住了。

在消防员要剪断链条时,男孩即使疼痛难忍,却还哭着对消防员说:“条条也疼,别剪。”

这就是孩子“泛灵心理”的表现。

当孩子对你说怕黑、怕怪兽,是因为他目之所及的东西,都会被他当成有生命的妖魔鬼怪,甚至会来伤害他,这种恐惧是非常真实的。

第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有了抽象思维,会想象了,恐惧也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天黑了,幽灵会不会跑出来?床底下会不会藏着怪兽?窗户外是不是有妖怪?

第三,孩子的“怕”,也是被父母吓出来的

1920 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者约翰 · 华生,将一名 9 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放在了一个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体旁边,小阿尔伯特一开始并不害怕,反而脸上充满了笑容。

然后,当小阿尔伯特触摸动物时,华生就突然敲击铁棒,制造巨大的声响,小阿尔伯特丢开小白鼠,并大声哭了起来。

随后,只要小阿尔伯特想去摸小白鼠,华生就会敲击铁棒。

经过长时间的刺激,小阿尔伯特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

不仅如此,后来的小阿尔伯特,对带有毛的一切事物都表现出了害怕,甚至看到毛巾都会躲避,低声抽泣,然后放声大哭。

这个实验因为不人道而被后人诟病,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恐惧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的影响。

很多孩子也不是生下来就怕这怕那的,比如蛇、虫,只不过大人自己害怕,反应比较大,孩子也跟着受了影响。

他们害怕的不是事物本身,只是受到了大人反应的影响。

换句话说,恐惧情绪是父母无意识中传递给孩子的。

没有经历过恐惧的人,是不懂害怕的感觉的。

有位8岁大的男孩也是因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奶奶不忍拒绝,由着男孩晚上跟自己睡。

爸爸得知后,认为男孩不应该这么胆小,他三番五次要求儿子单独睡,但儿子就是不肯,最后爸爸急了:

强行把他关在房间里一个晚上,任凭孩子在里面哭喊。

第二天,打开房门,孩子嗓子都哭哑了。

他并没有像爸爸期望的那样适应黑暗,内心的恐惧没有消除,反而加深了对自己无能的羞耻感和孤立无援的无助感。

这一晚,孩子心底里留下了什么阴影,经历了多少挣扎,爸爸无从得知。

当孩子表现出恐惧,大人很容易就把这个问题归结在孩子的胆量上,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怯懦。

解决方法也很粗暴,中国有句俗语:

“老鼠同猫睡——练胆子”,人们普遍认为胆子是可以练出来的。

其实孩子的胆子不是刻意练出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大的。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害怕的事物也会有所不同:

6个月以下的孩子害怕突如其来的高分贝声音、1到2岁的孩子害怕与大人分离、3到6岁的孩子恐惧想象出来的东西;

6岁之后的孩子生活经历不同,恐惧的事物也会不同......

这些恐惧感大多会随着时光而消失,如果我们逼着孩子勇敢,恐惧感不会消失,反而会加剧。

孩子身上的诸多问题,用力过猛,最后也就越麻烦。

所以当孩子有害怕的东西,不要说教,更不要吓唬他。

一句“这有什么好怕的”,不会有任何的安抚效果。

如何应对孩子的“害怕”情绪?

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所有经历过恐惧的人所渴望的,那就是被理解、被看见、被接纳。

这也是我们在应对孩子“害怕”情绪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即陪在孩子身边,接纳他的情绪,抱抱他,并给孩子提供关怀。

让他知道:“妈妈理解你的恐惧”,而不是把孩子推向他所恐惧的事物上。

当然,我们也不必表现得过于夸张:“小可怜!太可怕了,快到妈妈这儿来”,这样也会默默加剧孩子对事物的恐惧。

孩子的恐惧源于未知,越未知,他越害怕,所以第二步,我们要主动和孩子聊一聊他所恐惧的东西,聊得越具体越好:

“是什么让你觉得害怕呢?”“它长什么样子?” “穿什么衣服?” “他们是什么颜色的?”最好让孩子画下来,孩子发现:

原来想象中的怪兽就长这样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孩子了解所害怕的事物,恐惧少了一半。

直面恐惧,才能真正战胜恐惧。

最后,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害怕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存在,我们不必过于惊慌。

父母耐心的态度,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最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38天早安问候。 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 怕黑怕鬼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很多人都有怕鬼怕黑的经历,怕鬼怕黑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怕鬼怕黑的背后,真正害怕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01) ...

  • 怕黑?怕鬼?

    这次回到家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我竟然不怕黑了! 可能是在医院上夜班也是自己一个人,熬过了那漫漫长夜,积攒着心中的...

  • 2020-06-14

    唐梦蝶小时候有三怕:怕鬼、怕黑、怕蛇。 怕黑怕鬼大致可以分为一体,因为怕鬼所以怕黑暗中会不经意之间出现鬼,怕蛇就是...

  •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我深切地感受到接受孩子的恐惧情绪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恐惧不会因为...

  • 怕黑不怕鬼

    睡觉的时候不喜开灯,要足够的黑才能睡着。 矛盾的是这个人又很没有安全感,睡觉几乎都是跟别人共处一室,不会让自己一个...

  • 孩子怕黑怕鬼为哪般?

    孩子经常会出现幻觉,如晚上关灯睡觉时,就会想很多东西,觉得会有鬼出现很可怕,经常把自己吓得冒一身冷汗。 生活中经常...

  • 怕鬼不怕神灵

    我们常常听到人说,难道你不怕鬼吗?特别是小孩子,一个去黑漆漆的地方就会说,我怕黑,我怕鬼,大人们也常说平日不做亏心...

  • 刀丁

    老妈胆小,怕黑怕鬼。为了保护她,我不怕黑不怕鬼,直到成为她的精神支柱。 开始也怕,多怕几次就不怕了。如今长成这副模...

  • 谢谢你,那个不知名的陌生人

    “妈妈,我怕黑” “为什么呢?勇敢的孩子都不怕黑” “但是黑暗的地方会出现鬼” “在我和你一样大的时候,我也怕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总说怕黑、怕鬼,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fqertx.html